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60篇
  免费   3940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电工技术   180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49篇
化学工业   12799篇
金属工艺   987篇
机械仪表   2614篇
建筑科学   770篇
矿业工程   882篇
能源动力   2147篇
轻工业   11064篇
水利工程   266篇
石油天然气   19811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3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3篇
冶金工业   843篇
原子能技术   52篇
自动化技术   649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1294篇
  2021年   1599篇
  2020年   1758篇
  2019年   1754篇
  2018年   1475篇
  2017年   1873篇
  2016年   2020篇
  2015年   1844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3272篇
  2012年   3488篇
  2011年   3628篇
  2010年   2591篇
  2009年   2409篇
  2008年   2141篇
  2007年   2776篇
  2006年   3017篇
  2005年   2659篇
  2004年   2360篇
  2003年   2202篇
  2002年   1938篇
  2001年   1623篇
  2000年   1450篇
  1999年   1203篇
  1998年   976篇
  1997年   836篇
  1996年   662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储层孔隙结构对水驱油特征有重大影响。以延长油田坪北区长8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资料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探讨了不同孔隙结构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长8储层主要岩性为细粒长石砂岩和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隙(原生孔隙)、溶蚀粒间和粒内孔隙(次生孔隙);储层类型可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Ⅰ、Ⅱ类为主要储层;水驱油驱替类型以均匀驱替、网状均匀驱替、指状网状驱替以及指状驱替为主,储层物性、孔喉特征对驱油效率有重要影响,Ⅰ、Ⅱ类储层驱油效率高达50%。明确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可更好地指导油气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972.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总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973.
濮城油田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制定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是准确判定其产油部位、划分油层有效厚度的基础工作之一。分析了影响物性下限取值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石油政策、经济指标、开发工艺、分析化验、资料丰度等)和地质因素(主要有储油层岩性、胶结物成分及含量、孔隙结构、原油性质、储集层压力、储集层裂缝等)。利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一段、沙二段砂岩储集层的取心井样品分析及单层试油等资料,采用5种方法(物性试油法,经验系数法,储油能力和产油能力甩尾法,钻井液侵入法,测试分析法)研究储集层的物性下限,并对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评价。据此确定了濮城油田合理的物性下限标准(孔隙度为12%,渗透率为1.5×10-3μm2)。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的因素较多,必须从多个方面反映各因素的影响,避免因方法单一导致下限标准取值偏差过大;不同地质条件和油田开发工艺条件下的物性下限标准有差别,应根据各油田的情况确定相应的物性下限标准。同一油田不同层位的储集层地质特征差别较大时,也须分别制定各自下限标准。当油田开发工艺、资料丰富程度等有较大变化时,应重新确定物性下限标准。图5表1参3(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974.
东西伯利亚地台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对我国油气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纪(1 650~800 Ma)和文德纪(670~590 Ma)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为:里菲纪坳拉谷演化阶段形成暗色泥页岩优质烃源岩,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带,稳定分布的膏盐岩盖层是古油藏保存的关键,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主要成藏类型。 对比我国四川、塔里木及鄂尔多斯盆地,均具有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变化快的共性特征,差异性包括我国叠合盆地下组合泥页岩烃源岩生烃指标变化大、中-新生界沉积厚度大及下组合埋藏深度大等。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要系统评价震旦系、寒武系暗色泥页岩烃源岩条件以及多期改造作用叠合盆地的盖层条件,突出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近期勘探要立足大盆地,寻找构造大背景,主攻构造岩性复合大区带。 以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持续开展大型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加大区域不整合面、古隆起斜坡带、大型地层剥蚀尖灭带、台缘带礁滩体及与蒸发岩共生的台内颗粒滩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975.
Four petroleum sulfonates including first vacuum distillate sulfonate, second vacuum distillate sulfonate, third vacuum distillate sulfonate, and vacuum residue sulfonate were synthesized. The tensions of the petroleum sulfonates were measured. It shows that the third vacuum distillate sulfonate can produce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r than 0.010%. Synergism between Na2SO4 and CaCl2 (or MgCl2) in the formation water was proved, which is crucial to reduce the tension. Moreover, synergism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ird vacuum distillate sulfonates occurs. This work is useful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976.
由于海洋钻井平台寿命有限,且海上油田相比陆上油田投资成本巨大,一般海上油田开发追求较短的开发周期和较高的采油速度,因此,在海上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中提出了体现时效性的新指标——时效采出比。基于不同油水黏度比下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并利用收支平衡原理确定不同产量级别下的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界限,进而建立了时效采出比理论值计算方法。以海上稠油油田某2个典型油藏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到典型油藏时效采出比理论值及其评价分级标准。通过评价时效采出比指标,可体现海上油田水驱开发时效性的强弱与水驱效果的好坏。时效采出比计算及评价方法的建立,可作为海上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7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很难用构造图和精细储层预测结果一次搞清楚岩性油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也很难据此一次完成这种油藏的整体开发方案编制 ,为此提出了一种 4 D储层预测技术的思路与流程。 4 D储层预测技术是一种针对岩性油藏滚动开发的应用技术 ,实际上是时间序列的多次 3 D精细储层预测技术。随着新完钻井的资料的不断补充和应用 ,3 D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次数和精度将不断增加 ,据此所编制的油藏整体开发方案也愈切合油藏实际。通过该技术在周清庄油田E3s3 5 1砂岩岩性油藏的开发应用 ,先后所部署的 13口开发井均取得 10 0 %的钻探成功 ,从而也证实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8.
考察了La2O3作为润滑添加剂在400SN基础油中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磨损表面,并探讨了摩擦学机理。结果表明:La2O3粒子经油酸改性后在油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提高;在摩擦试验中,加入未改性La2O3粒子的试油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加入改性La2O3粒子的试油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磨损表面形成的Fe2O3-La2O3合金层使得摩擦过程平稳,抗磨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979.
以岩心、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特征等,确定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并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研究认为Ⅰ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湾、席状砂和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Ⅱ、Ⅲ、Ⅳ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识别出分流河道、溢岸砂、决口扇、分流河道间湾等4种沉积微相。结合砂体以及沉积微相分布规律,总结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式,确定了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河道是油气的富集区和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为研究区剩余油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0.
基于底水锥进、物质平衡和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原理,考虑隔板下部底水锥进的半球形径向渗流方式、隔板非均质性的垂向渗流方式,运用低渗透产能方程和物质平衡原理,推导低渗透带半渗透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的预报公式.对于低渗透油井下部存在圆形半渗透隔板的底水油藏,由于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半渗透隔板项的影响,计算出的油井见水时间要比不考虑以上因素的值更小,也更接近实际.经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底水油藏某油井的实际计算,预测的见水时间与实际见水时间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