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0篇
  免费   2612篇
  国内免费   955篇
电工技术   1394篇
综合类   913篇
化学工业   6997篇
金属工艺   925篇
机械仪表   368篇
建筑科学   523篇
矿业工程   363篇
能源动力   872篇
轻工业   1497篇
水利工程   184篇
石油天然气   886篇
武器工业   91篇
无线电   13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96篇
冶金工业   1619篇
原子能技术   242篇
自动化技术   45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370篇
  2011年   1404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1009篇
  2006年   935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0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C/O测井响应随源距变化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郑华  张谦 《测井技术》1998,22(2):79-83
针对井内介质分别为水、油,地层分别为35%孔隙度饱和水砂和油砂的4种情况,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外径φ89碳氧比测井仪不同源距处的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通过分析地层或井内介质不同时的C/O差值随源距变化的关系,为设计仪器推荐源距参数。  相似文献   
52.
将空气中烧成的镍导体用于散热制冷片制作工艺中,可降低成本,提高合格率。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值为:镍导体中4号玻璃(SiO2>30,B2O3>10,PbO<55,TiO2少许)的含量4.5%,化学镀镍时间50min,方阻47.5mΩ/□,附着力8.1N/mm2。  相似文献   
53.
Li2O在保护渣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在不同玻璃性的两种基渣中加入Li2O为研究Li2O对保护渣粘度,熔化温度及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对Li2O改善保护渣玻璃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寻找高速连铸保护渣中Li2O的代用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4.
测量了表面电阻值不同的两个电极试样的厚度及直流极化特性曲线,并由此分析了以表面电阻值作为电极评价指标的模糊性,提出了以电极极化程度来评价电极性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55.
根据转炉炼钢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从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出发,通过小参数变动,导出了增量式静态模型中矿石方程和供氧方程的系数。所得结论与新日铁资料基本相符。同时,还进行了炉料和产物的计算,分析了改变废钢比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本文围绕有希望实现实用化的PbCl_2基氯离子导体,着重从材料研制、应用探索及应用前景这三个方面概述了氯离子导体研究的状况和今后动向。  相似文献   
57.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of a bioscrubber and a biotrickling filter (BTF) for the removal of ethyl acetate (EA) vapour from a waste gas stream, under the same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maximum EA elimination capacity achieved in the bioscrubber was 550 g m?3 h?1 with removal efficiency higher than 96%. For higher EA loadings the bioscrubber was oxygen limited, which caused incomplete EA biodegradation. When pure oxygen was fed to the bioscrubber at a rate of 0.02 L min?1, the bioscrubber recovered and could treat higher EA loadings without any oxygen limitation. The BTF achieved EA elimination capacity of 600 g m?3 h?1 with removal efficiency higher than 97%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remained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in the bioscrubber. However, severe channelling and blockage of the spray nozzle occurred due to the excessive biomass growth. Overall, the bioscrubber system was easier to operate and control than the BTF, while an enhancement of the oxygen mass transfer in the bioscrubber could potentially increase its performance by up to three time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8.
In this study, the mass transfer efficiencies of a novel horizontal rotating packed (h‐RPB) bed and the conventional disc‐type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 were studied at four speeds and seven submergences. Pall rings of two different sizes (25, 38 mm), superintalox saddles and a wiremesh spiral bundle were used as packings in the h‐RPB. Volumetric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unsteady state absorption of atmospheric oxygen in de‐aerated water. Power consumption per unit liquid volume has been found for all geometries tested. The oxygen transfer efficiency values for the h‐RPB were found to be 2–5 kg kWh?1 and for the disc RBC were found to be 1–2 kg kWh?1.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RPB was also compared with other gas–liquid contactors such as surface aerators. The study proves that the h‐RPB is a energy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contactor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9.
井下伴热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有限元法, 对交频井下伴热电缆导体内部的集肤效应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比较直观地得出交频电缆中电流密度的分布特性, 以及交流电的不同频率对导体集肤深度的影响。在集肤效应作用下, 电缆导体内部的有效过流面积减小, 交流阻抗显著加大, 其发热量也很大,井下电缆伴热加热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加热原油的。通过数值模拟, 可以定量地说明电参数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为稠油井井下电缆伴热技术中优化加热参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0.
利用氧分子对金属钌化合物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的特性,构造出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传感器。就用于水中溶解氧在线监测的光纤光谱仪的搭建、传感器探头的设制及传感膜的制作过程进行探索,并对传感器的响应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联吡啶钌等作为荧光指示剂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传感膜对溶解氧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稳定性,较快的响应时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与标准法相对照,用本仪器系统测定了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水平下的溶解氧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本法的日内和日间RSD在1.7%~5.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