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3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308篇
电工技术   335篇
综合类   339篇
化学工业   795篇
金属工艺   994篇
机械仪表   176篇
建筑科学   154篇
矿业工程   158篇
能源动力   102篇
轻工业   343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92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3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3篇
冶金工业   423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1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纯铝等径角挤技术(I)——显微组织演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研究了纯铝在 3种 (A、B和C)不同等径角挤工艺中的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 :纯铝经过等径角挤压变形后 ,其显微组织特征与加工路线有很大的关系。提出了立方元素扭转模型 ,分析了 3种不同加工路线的剪切面和剪切方向 ,较好地解释了采用 3种不同路线挤压后材料显微组织的演化规律。在路线C(各道次挤压间试样旋转 180°)中 ,每次挤压样品总是在相同的剪切面上发生剪切 ,每相邻道次之间的剪切方向相反 ,前一次变形产生的剪切应变被随后紧接着的下一次挤压所抵消 ,这导致了多余的剪切应变 ;在路线A(各道次挤压间试样不旋转 )中 ,有两个相交成 6 0°的剪切面 ,剪切交替地在两个剪切面上进行 ;在路线B(各道次挤压间试样旋转 90°)中 ,存在 4个不同的剪切面和剪切方向 ,挤压交替地在 4个剪切面上进行 ,X ,Y和Z平面上的晶粒都发生了剪切 ,这有利于等轴晶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32.
纯铜动态再结晶的Monte Carlo法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判据的确定动态再结晶各个阶段临界应变的方法,并基于此种方法Monte Carlo(MC)法进行了纯铜动态再结晶的二维模拟,定量计算了变形引起的存储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模拟结果表明,采用MC法可以揭示动态再结晶的形核生长过程与应变历史之间的关系。结合本文所建立的基于能量判据的确定动态再结晶各个阶段临界应变的方法,可以预测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变形条件。  相似文献   
33.
工业纯Al的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成浩 《金属学报》1994,30(16):165-168
工业纯Al的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ER是缝隙结构的特征值,与缝隙腐蚀下限电位VCREV一致,比孔蚀电位负约100mV,说明缝隙腐蚀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34.
玻璃包覆纯铜微丝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玻璃包覆纯铜微丝,对微丝进行了组织观察以及尺寸和缺陷表征,提出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纯铜芯丝凝固过程模型,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凝固的纯铜芯丝内部组织为细等轴晶,加冷却水快速冷却凝固制备的纯铜芯丝内部的晶粒沿着微丝长度方向呈竹节状整齐排列;当微丝外径为45μm、芯丝直径为25 μm时,外径尺寸波动在6%以内,芯丝直径误差小于4%;当原料质量存在问题或制备过程中拉丝速度、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匹配不合理时,易导致芯丝表面存在凹坑和凹槽等缺陷.  相似文献   
35.
测量A0纯铝在去离子水中的极化曲线用来模拟反应堆池壳的点蚀.研究表明A0纯铝在去离子水中很容易钝化.实验中用美国EG&G普林斯顿应用研究公司生产的273型恒电位/恒电流仪测量模拟孔电位,极化曲线表明模拟腐蚀坑处于钝化状态,即便是氧化膜破裂,腐蚀坑也发展得很慢.用pH计测量孔中pH的变化,并得到其工作曲线,此曲线表明带有氧化膜的点蚀坑坑内存在明显的酸化现象.并对A0铝池壳的服务寿命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用DV-4光电光谱仪分析配制铝合金用的Zn锭中杂质Cd、Fe的试验研究过程和分析规程。  相似文献   
37.
采用水热加工技术研究(Mn,Zn)Fe2O4晶体粉末的合成条件,对水热体系的碱度、温度、时间进行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pH=7~12.5范围内可有效合成(Mn,Zn)Fe2O4.当温度在190~220℃时,完成合成所需的时间为1~2h,提高碱度有利于合成反应.本文还初步探讨了(Mn,Zn)Fe2O4的合成机理,为扩大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galvanic corrosion of a Zn/Fe interface beneath a thin layer electrolyte is presented. Specifically, a circular defect, where the zinc coating has been removed, is considered. It is assumed that both oxygen reduction and iron oxidation can occur on the Fe surface, while only zinc oxidation occurs on the Zn surface.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olyte thickness and conductivity and defect radius is considere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iron and zinc oxidation rates are described by a Tafel relationship. If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are known, the cathodic protection of Fe is a function of a Wagner number, the ratio of the electrolyte thickness to the defect radius, and the ratio of the radius of the defect to the outer radius of the zinc layer.  相似文献   
39.
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铁合金镀层及镀液中的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磺基水杨酸为显色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锌铁合金镀层用稀盐酸溶解,控制pH值为1.5~3,在等吸收点处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比耳定律计算镀层及镀液中的铁含量。  相似文献   
40.
A method to obta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ing a bonded (double) cantilever beam (or three point bend) specimen loaded in a manner to produce pure shear in the adhesive layer is reviewed. A revised mathematical solution which allows for easier interpretation of optimum beam dimensions to the one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Moussiaux, Cardon and Brinson for the static case is presented. An extension of this solution for a fixed/fixed viscoelastic beam under steady state oscillations developed by Li, Dickie and Morman is also discussed. Previous results using a vibrating beam to determine the complex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a bonded beam are review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conclusively that 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DMTA) measurements discriminate differences in surface treatment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New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that indicate the DMTA procedure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damage simulated by imbedded flaws in beams. The procedure is also shown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both humidity and corrosive environments on lap specime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technique may ultimately provide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hidden damage in an adhesive joint subjected to fatigue, moisture or corrosiv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