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土层锚杆拉拔界面松动破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界面黏滑本构模型假定和剪切位移法基本原理,推导了土层锚杆拉拔临界松动荷载理论公式和锚杆拉拔荷载与松动长度内在关系表达式。界面黏滑特性致使锚杆剪应力重新分配,引起荷载进一步往里端传递,加剧里端锚固体损伤劣化。依据界面抗剪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大小关系将土层锚杆拉拔松动破坏类型划分为渐进式和突发式两种形式,并给出了破坏类型定量判别标准及其所对应的锚杆拉拔极限荷载理论解。最后,结合已有的锚杆拉拔试验资料,通过计算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methods and philosophies of fibre testing. While it is possible to measure the most of the properties of fibres, there are no standard test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fibres.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technique, which can be routin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fr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extile fibres. The intention was to assess the fr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on fibre ‘bundl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fibres since this should lead to information that is more meaningful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cessing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The technique adapted is based on a sensitive compression test. Developing a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the stick-slip characteristics of fibres can be used by cotton suppliers and spinners to provide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optimise bale selection and to indicate fibres that may present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This will result in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 yarn and fabric quality at relatively low cost of fibre testing.  相似文献   
63.
针对地铁线路直缓点附近区间上的一种特殊钢轨波磨现象,根据现场条件建立车辆-轨道系统数值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运用数值模型分析上述线路区间的轮轨界面黏滑特性,解释了该类钢轨波磨的形成原因;结合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特性,分析促使钢轨波磨生成和发展的波长固定属性的成立条件。结果表明:在线路直缓点附近区间,导向轮对和从动轮对内外侧轮轨界面均会发生横向黏滑运动,而轮轨界面发生纵向黏滑运动的概率较低,且黏滑运动的交替发生,导致了钢轨表面初始波磨的形成;当导向轮对和从动轮对内外侧车轮经过线路直缓点时,外侧轮轨接触表现为轮缘-轨距角接触,且接触形式的改变造成了轮轨系统法向力的波动,说明直缓点的存在赋予了轮轨横向黏滑运动的相位同步特征,能够保持钢轨波磨的波长固定属性,因此,钢轨波磨最终形成并不断发展,而且内轨表现为轨面波磨,外轨表现为侧面波磨,这与实测区间波磨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64.
龚中良  黄平 《润滑与密封》2012,37(3):12-15,20
建立界面摩擦过程黏滑行为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摩擦系统内外因素对黏滑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界面摩擦过程中,黏滑行为不仅与材料本身如晶格常数、原子质量、原子间横向刚度系数有关,而且与系统外界参数如滑动速度及滑动部件的质量有关;材料的原子间横向刚度、晶格常数、原子质量、滑动机构质量愈小,黏滑行为愈显著,而相对滑动速度愈大,黏滑行为愈显著.  相似文献   
65.
大型数控车床进给伺服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大型数控车床的横向进给伺服系统,建立了考虑摩擦和传动刚度的综合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低速进给下静动摩擦力差值和传动刚度变化对工作台输出的影响,得出了工作台产生爬行运动的可能性条件。该型数控车床横向进给系统现场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所得结论为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的提高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6.
针对穿越60°倾角活动正断层情况,隧道采取节段长度为0.5D(D为隧道洞径)、节段间柔性连接的隧道抗断措施;并对柔性连接隧道在正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距离土体主破裂面1D 范围内,柔性连接隧道衬砌结构的纵向、环向应变变化较大。柔性连接隧道的主要破坏形式为节段间转动和错台,隧道节段连接处发生2处转角为33°和28°的转动破坏,破坏范围为2.5D。在相同条件下,与未采取抗断设计的完整隧道相比:柔性连接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应变要小于完整隧道应变,其破坏范围也小于完整隧道的破坏范围。  相似文献   
67.
The viscoelastic and peeling properties of polybutadiene/tackifying resin compatible blend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have been described through the variations of the complex shear modulus, G*(w),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W, and peeling properties through the variations of peeling force (F) as a function of peeling rate (V).

The first paper of this series presented the cohesive fracture domain and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facial fracture domain: (i) rubbery interfacial (interfacial 1); (ii) stick-slip; (iii) glassy interfacial (interfacial 2). After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properties in the three domains 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eling and linear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s a function of the adhesive formulation, discussing the use of time-temperature equivalence for adhesive properties.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presents the trumpet model of de Gennes describing the crack shape and propagation: starting from 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peeling test, it is shown how one may calculate the variations of the peeling force as a function of peeling rate in the various interfacial fracture domains: this model defines a single interfacial fracture criterion which coexists with the cohesive fracture criterion defined earlier, whatever the fracture location.

We present as a conclusion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he relevance and physical meaning of such a criterion and present a new outlook for the modeling and improvement of adhesive formulations.  相似文献   
68.
PDC钻头是超深井硬地层主要的破岩工具。由于黏滑振动引发的PDC钻头过早失效是造成超深井钻井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PDC钻头的黏滑振动效应,理论分析了黏滑振动机理,建立了PDC钻头黏滑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并用高频低幅扭转冲击器及优化钻头结构的方式来消除钻头的黏滑振动。研究结果表明:PDC钻头长度越长,能量衰减越快,扭转冲击能量传递效率越低;PDC钻头截面积越大,长度越小,高频扭转冲击器冲击系统能量传递效率越高。新疆塔里木盆地XK3井试验表明,扭转冲击工具与常规钻具相比机械钻速提高1倍以上,能够有效消除PDC钻头的黏滑振动效应,减轻钻柱扭转振荡,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69.
断层冲击地压失稳瞬态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的观察手段,采用双轴加载方式对一种花岗闪长岩进行直剪摩擦滑动试验,通过搭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断层冲击地压失稳瞬态过程进行研究,观测和分析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 断层冲击地压发生与侧向压力量值有关,断层冲击地压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侧向应力条件,当侧向压力较小时,断层发生稳滑,不会发生冲击地压;(2) 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发生断层冲击的峰值应力增加,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应力降增加;(3) 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在时间上表现出间隔滑动特征,并且滑动间隔时间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断层第一次失稳滑动的距离和滑动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动的距离和滑动速度;(4) 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在空间上表现出滑动的差异性特征,断层不同位置处的失稳滑动量值和滑动演化特征不同,表现出断层观测点的滑动量值随着与加载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粘滑振动严重影响钻柱系统的机械钻速,进而增加钻井成本,影响完井周期。为研究深井钻柱系统的粘滑振动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模型,通过钻头与岩石相互作用原则,既考虑钻头的摩擦作用,又考虑钻头的切削作用,建立钻柱系统轴向和扭转的耦合振动无量纲控制方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钻柱系统振动响应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无量纲化控制参数,即转盘角速度、钻压以及粘性阻尼比、刀翼数对钻柱粘滑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的钻柱结构和系统参数存在发生粘滑振动的临界值,增大转盘转速、减小钻压、增大阻尼比到临界值时,钻头粘滑振动消失,同时增加刀翼数也会使粘滑振动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