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9篇 |
免费 | 523篇 |
国内免费 | 26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2篇 |
综合类 | 474篇 |
化学工业 | 4066篇 |
金属工艺 | 303篇 |
机械仪表 | 121篇 |
建筑科学 | 195篇 |
矿业工程 | 199篇 |
能源动力 | 151篇 |
轻工业 | 605篇 |
水利工程 | 3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8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1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0篇 |
冶金工业 | 202篇 |
原子能技术 | 58篇 |
自动化技术 | 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164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301篇 |
2016年 | 278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289篇 |
2013年 | 359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510篇 |
2010年 | 365篇 |
2009年 | 335篇 |
2008年 | 290篇 |
2007年 | 412篇 |
2006年 | 328篇 |
2005年 | 298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224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论述近年来云南省硫酸磷肥工业的发展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到2010年,云南省硫酸产能应控制在12.5 Mt/a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20%;磷肥产能应控制在4.1 Mt/a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25%,其中高浓度磷复肥约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磷矿产量应控制在20 Mt/a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30%,其中擦洗与浮选磷矿约占70%. 相似文献
92.
93.
将壳聚糖/钙盐复合膜浸泡在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制备了壳聚糖/磷钙杂化膜.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杂化膜和膜内磷钙微粒的形貌,研究了杂化膜的力学性能、溶胀率、吸光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杂化膜内磷钙晶体为柱状和层状结构,磷钙被包裹在杂化膜内,并与壳聚糖膜形成紧密的连续结构.随着膜中磷钙的质量分数从2.1%增加到8.0%,膜的溶胀率从102%增加到144%,其在200~800 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也逐渐增加.当磷钙的质量分数为7.0%时,杂化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54.42 MPa、弹性模量为4045.72 MPa、断裂伸长率为4.85%.杂化膜的热分解温度为299℃,高于壳聚糖膜的分解温度290℃.这种具有层状磷钙结构的杂化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4.
95.
对合成缓溶磷酸铵铜多元微肥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400 (PEG-400)为模板,CuSO4•5H2O和(NH4)3PO4•3H2O为原料,用低热固相反应一步法成功合成得到磷酸铵铜。用产物XRD图谱数据计算得到的信噪比作为试验的考察指标,试验中应用了均匀设计试验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挖掘成果的指导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最优工艺条件合成得到的产物为51nm的NH4CuPO4 ∙H2O。该合成方法除了得到微溶的磷酸铵铜外,还得可溶的硫酸铵或者硫酸氢铵,这些产物均是肥料,故在实际应用中,用本文的合成法合成磷酸铵铜微肥时,无需分离,其产物混合物就可以作为肥料作用了,不仅合成的工艺甚为简洁,而且生产过程没有废水的产生,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环保上均比液相法具有优势,是一种颇具工业应用前景的合成法。 相似文献
96.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培养及其浸磷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安徽某煤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能有效浸出低品位磷矿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对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通过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成分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分离条件:9K固体培养基的Fe2+浓度为4.5 g/L,采用下层涂布异养菌(红酵母菌)、上层涂布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双层平板. 考察了培养基、能源物质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所选育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浸磷效果的影响,通过初步实验,浸磷率可达48%. 相似文献
97.
分析磷酸中固形物、阴离子和阳离子等杂质对磷酸二铵产品总养分的影响。阐述调整产品总养分的措施,主要采取锥形槽式沉降法和平底槽式沉降法澄清磷酸,以降低含固量,提高产品总养分;采用配浆法提高含固量和添加硫酸、石膏的方式降低产品总养分。并对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8.
对湖北省4种中品位磷矿进行制酸评价试验,获得如下结果:二水法制取磷酸各种矿的优惠SO3质量浓度及技术经济指标;滤酸浓缩和澄清过程中,浓酸黏度,澄清效果、杂质系数与磷矿组成、杂质系数的关系;二段浓缩与一段浓缩所获浓酸组成及沉淀物量;二段浓缩中酸浓的选取以w(P2O5)40%~42%为宜,因此时酸的黏度不是最大,而非磷酸盐的总体溶解度最小。 相似文献
99.
介绍磷酸二铵价格疯狂上涨的国际市场形势,分析了国际磷酸二铵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及国内磷酸二铵市场大幅涨价一触即发的形势,指出磷酸二铵价格长期维持高位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0.
介绍26%~28%中低品位磷矿加磷酸酸泥生产一级品过磷酸钙的技术.生产试验表明,在过磷酸钙生产过程中添加1.5~3.5m3/h的酸泥,可使最终产品w(P2O5有效)提高到16.5%左右,每吨产品硫酸消耗减少30~40kg,使用26%~28%品位磷矿石可生产出一级品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