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113篇 |
免费 | 5443篇 |
国内免费 | 49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3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935篇 |
化学工业 | 5896篇 |
金属工艺 | 27529篇 |
机械仪表 | 3494篇 |
建筑科学 | 451篇 |
矿业工程 | 1299篇 |
能源动力 | 1880篇 |
轻工业 | 464篇 |
水利工程 | 136篇 |
石油天然气 | 670篇 |
武器工业 | 704篇 |
无线电 | 12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782篇 |
冶金工业 | 6900篇 |
原子能技术 | 470篇 |
自动化技术 | 3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22篇 |
2023年 | 1067篇 |
2022年 | 1637篇 |
2021年 | 1943篇 |
2020年 | 2113篇 |
2019年 | 1634篇 |
2018年 | 1635篇 |
2017年 | 2083篇 |
2016年 | 1845篇 |
2015年 | 1975篇 |
2014年 | 2827篇 |
2013年 | 2893篇 |
2012年 | 3439篇 |
2011年 | 4070篇 |
2010年 | 3000篇 |
2009年 | 3293篇 |
2008年 | 2559篇 |
2007年 | 3804篇 |
2006年 | 3829篇 |
2005年 | 3080篇 |
2004年 | 2687篇 |
2003年 | 2269篇 |
2002年 | 1868篇 |
2001年 | 1690篇 |
2000年 | 1389篇 |
1999年 | 1228篇 |
1998年 | 926篇 |
1997年 | 859篇 |
1996年 | 829篇 |
1995年 | 618篇 |
1994年 | 557篇 |
1993年 | 378篇 |
1992年 | 373篇 |
1991年 | 272篇 |
1990年 | 252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110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9篇 |
1976年 | 9篇 |
1975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Since titanium has high affinity for hydrogen and reacts reversibly with hydrogen,the precipitation of titanium hydrides in titanium and its alloys cannot be ignored.Two most common hydride precipitates in α-Ti matrix are γ-hydride and δ-hydride,however their mechanisms for precipitation are still unclear.In the present study,we find that both γ-hydride and δ-hydride phases with different specific orienta-tions were randomly precipitated in the as-received hot forged commercially pure Ti.In addition,a large amount of the titanium hydrides can be introduced into Ti matrix with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by using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Cs-correcte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s used to study th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of the two hydrides.It is revealed that the γ-hydride and δ-hydride precipita-tions are both formed through slip + shuffle mechanisms involving a unit of two layers of titanium atoms,but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γ-hydride is formed by prismatic slip corresponding to hydrogen occupy-ing the octahedral sites of α-Ti,while the δ-hydride is formed by basal slip corresponding to hydrogen occupying the tetrahedral sites of cα-Ti. 相似文献
32.
氨解H2[TiO(C2O4)2]制备纳米氮化钛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氨解H2[TiO(C2O4)2]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TiN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氨解温度和时间对氮化钛形成的影响以及形成机理.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氮化钛粉体的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1 050 ℃氮解H2[TiO(C2O4)2]2h所得纳米TiN粉体呈颗粒状,平均粒径约70nm,粒径大小较均匀.750 ℃ H2[TiO(C2O4)2]氨解时形成TiO2和TiO,随氨解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最后形成立方相TiN.提高氨解温度有利于前驱体的氨解,并可缩短TiN的形威时间. 相似文献
33.
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在镁合金表面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溶剂热法复合制备了铁氧化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等对样品的结构与组成进行表征,分别采用Tafel测试和磷灰石诱导试验评价了样品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涂层的主要组分为Fe3O4、Fe2O3和FeO;随着乙醇浓度降低和溶剂热时间延长,涂层粗糙度先降低后升高;Tafel测试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涂层的耐蚀性先增高后降低;在乙醇浓度为90%,溶剂热时间4 h时获得的涂层表面无脱落现象,微裂缝数量最小,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能,极化电阻达51 779.2Ω,并具有良好的生物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34.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超细WC-10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WC-Co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烧结体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钴的蒸发,合金的成分偏离了原粉末的成分,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及炉内气压的降低,钴的蒸发速率加大.因此,通过提高炉内气压,可以使合金的成分基本接近原粉末成分,降低了合金的成分偏离.结果表明:炉内气压升高到200 Pa,烧结压力为30 MPa时,在1250℃烧结WC-10.07Co粉末5 min,烧结体中钴的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10.02%,密度和硬度分别达到了14.62 g·cm-3和HRA 92.4. 相似文献
35.
36.
37.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将Fe-Ni基高温耐磨合金粉末熔覆到45#圆钢上,制备了Fe-Ni基合金导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Fe-Ni基合金涂层的组织结构和Fe-Ni基合金导辊的表面失效情况.结果表明:Fe-Ni基高温耐磨涂层组织形态良好,由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到涂层的上部其组织由平面晶向树枝晶转变;γ-(Fe,Ni)的含量在涂层中按底部—中部—上部的方向依次降低,而(Cr,Fe)7C3的分布正好相反;Fe-Ni基合金导辊的失效机制为热疲劳开裂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38.
通过FactSage 6.0热力学软件计算,研究了合金钢中镁铝尖晶石(MgO.Al2O3)形成和向低熔点复合夹杂物转化的热力学条件,以及钙处理对钢液成分和夹杂物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中生成镁铝尖晶石夹杂物需要镁的含量较低;当钢液中溶解钙的质量分数为1×10-6时,镁铝尖晶石会转化变成液态的复合夹杂物;随着钙加入量的增加,液态复合夹杂物中Al2O3和MgO的含量继续降低,CaO的含量继续增加,SiO2的含量较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钙加入量的增加,钢液中的氧含量会降低,镁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9.
40.
通过熔融快淬法制备具有非晶结构的Nd4.5Fe77B18.5合金,在氩气保护下660℃、10 min热处理获得了最佳磁性能的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由于材料具有双相复合纳米结构,磁体内部的微观磁化行为显示出复杂的交互作用.引入一阶回转曲线图谱法(FORC)研究材料的磁化机制和表征内部的交互作用.该材料的FORC图谱显示:纳米双相材料中存在明显的可逆磁化与不可逆磁化,同时两者相互耦合,耦合作用体现在图谱中的负值区域.不可逆磁化磁矩之间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体现在不可逆磁化峰的向下偏移和不对称性,整体表现出退磁特性,同时在δM曲线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