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24篇
  免费   4436篇
  国内免费   2777篇
电工技术   1033篇
综合类   2665篇
化学工业   8321篇
金属工艺   4991篇
机械仪表   4553篇
建筑科学   2415篇
矿业工程   1120篇
能源动力   1486篇
轻工业   1537篇
水利工程   285篇
石油天然气   1291篇
武器工业   531篇
无线电   42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105篇
冶金工业   2113篇
原子能技术   365篇
自动化技术   1669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968篇
  2022年   1031篇
  2021年   1531篇
  2020年   1831篇
  2019年   1538篇
  2018年   1419篇
  2017年   1619篇
  2016年   1589篇
  2015年   1655篇
  2014年   2391篇
  2013年   2575篇
  2012年   2911篇
  2011年   3632篇
  2010年   2606篇
  2009年   2798篇
  2008年   2560篇
  2007年   3061篇
  2006年   2740篇
  2005年   2559篇
  2004年   2078篇
  2003年   1865篇
  2002年   1494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730篇
  1998年   649篇
  1997年   496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We report a general template strategy for rational fabrication of a new clas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multicore shell particles. Our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encapsulating Au or Pt nanoparticles in silica shells. Other superstructures of these hollow shells, like dimers, trimers, and tetramers can also be formed by nanoparticle‐mediated self‐assembly. We have also used the as‐prepared multicore Au–silica hollow particles to perform the first studies of Ostwald ripening in confined microspace, in which chloride was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mediating lig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aqua regia, Au–Cl complex is formed inside the shell, and is found to be very active under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while confined in a microcell. This aspect of the work is expected to motivate further in situ studies of confined crystal growth.  相似文献   
62.
采用氢气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外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甲醇作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材料人工颅骨中微量MMA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0.022,平均回收率(n=4)为98.0%~99.1%。此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腐蚀磨损过程中材料的环境脆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腐蚀磨损与应力腐蚀及氢脆的异同出发,论述了磨损加速腐蚀及腐蚀加速磨损的微观机制,指出材料的环境脆性与腐蚀对磨损的加速作用程度有关.从腐蚀对磨损的加速作用、比能耗、磨痕硬度等方面分析了不锈钢 Cl^-体系、Ni-P镀层 NaOH溶液、H4340钢与Ti6A14V合金 稀硫酸溶液体系、铜合金 NH4^ (NH3)或S^2-溶液中的环境脆化行为和规律,总结出材料环境脆性的力学判据,展望了今后腐蚀磨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微波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介绍了微波加热原理,阐述了微波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是液相微波加热在制备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以及微波烧结在合成陶瓷材料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5.
腐蚀引起钻柱刺漏的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详细分析了腐蚀引起钻柱刺漏的机理,得知:造成钻柱刺漏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O2、地层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钻井液残液、钻井液中的盐类对钻柱的腐蚀和钻井液对钻柱的冲蚀。针对引起钻柱刺漏的原因,制定了去除钻井液中的O2、监测钻井液腐蚀性并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去除CO2和H2S、定期对钻杆进行检测、对存放的钻杆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厚过渡区改进型钻杆等措施。在苏丹某区块现场实践证明,采取这些措施,由腐蚀引起的钻柱刺漏事故大大减少,在该区块的T-1井和D-1井钻进的3个月中,仅发生一次钻柱刺漏事故。  相似文献   
66.
当PCB板发生翘曲,用常规方法整平仍达不到出货要求时,推荐采用弓形模具进行整平。  相似文献   
67.
液压多功能小件落物打捞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  龚建凯  周金初  郭振山 《钻采工艺》2006,29(5):84-84,96
由于侧钻井、水平井特殊井身结构限制,常规的小件落物打捞器打捞成功率低。为此经过认真分析和现场实践,将常规机械操作的一把抓改成液压操作,常规强磁打捞器的圆柱形平面磁铁改成具有伸缩性的磁针,同时结合套铣筒,研制出一种液压多功能小件落物打捞器,克服了侧钻井、水平井井身结构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一次打捞成功率,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8.
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分层问题的解析解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叠加原理将含有分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解为在面受力状态与出面受力状态,再将出面受力状态分解为无分层曲梁受横向载荷状态与含分层曲梁承受附加剪切载荷状态。将分层问题归结为在附加剪切载荷状态中,层合梁附加位移与附加应力的分析,并据此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最后得到了由分层引起的附加位移与应力的解析解答,并用能量释放率方法确定了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69.
70.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quantum rod films for robust lasing in a cylindrical microcavity is reported. A capillary tube, serving as the laser cavity, is filled with a solution of nanocrystals and irradiated with a series of intense nanosecond laser pulses to produce a nanocrystal film on the capillary surface. The films exhibit intense room‐temperature lasing in whispering‐gallery modes that develop at the film–capillary interface as corroborated from the spacing detected for the lasing modes. Good lasing stability is observed at moderate pump powers. The method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several quantum‐rod samples of various siz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