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188篇 |
免费 | 10195篇 |
国内免费 | 55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55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8764篇 |
化学工业 | 10603篇 |
金属工艺 | 21805篇 |
机械仪表 | 5143篇 |
建筑科学 | 24424篇 |
矿业工程 | 3139篇 |
能源动力 | 1564篇 |
轻工业 | 3663篇 |
水利工程 | 2247篇 |
石油天然气 | 3278篇 |
武器工业 | 643篇 |
无线电 | 12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968篇 |
冶金工业 | 16356篇 |
原子能技术 | 586篇 |
自动化技术 | 11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376篇 |
2023年 | 1573篇 |
2022年 | 2782篇 |
2021年 | 3417篇 |
2020年 | 3333篇 |
2019年 | 2647篇 |
2018年 | 2401篇 |
2017年 | 3516篇 |
2016年 | 3608篇 |
2015年 | 3908篇 |
2014年 | 6359篇 |
2013年 | 6127篇 |
2012年 | 7588篇 |
2011年 | 8222篇 |
2010年 | 6202篇 |
2009年 | 6372篇 |
2008年 | 5321篇 |
2007年 | 6695篇 |
2006年 | 6063篇 |
2005年 | 5109篇 |
2004年 | 4284篇 |
2003年 | 3639篇 |
2002年 | 3134篇 |
2001年 | 2656篇 |
2000年 | 2313篇 |
1999年 | 1922篇 |
1998年 | 1530篇 |
1997年 | 1383篇 |
1996年 | 1182篇 |
1995年 | 911篇 |
1994年 | 794篇 |
1993年 | 590篇 |
1992年 | 493篇 |
1991年 | 328篇 |
1990年 | 286篇 |
1989年 | 255篇 |
1988年 | 156篇 |
1987年 | 106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19篇 |
197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对轴承钢热轧板中的夹杂物以及浇铸过程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上的结瘤物进行了电镜检测.发现轧板试样中夹杂物类型主要是TiN、MgO·Al2O3和MnS以及少量的CaS,尺寸大多在20μm以内,除此之外,还观察到一些大尺寸MgO·Al2O3和Al2O3夹杂物及其伴生的裂纹.通过对水口结瘤物的检验分析,发现结瘤物主要以MgO·Al2O3尖晶石类夹杂物为主,还有少量的MgO-Al2O3-CaO系夹杂物,此外还含有部分凝钢.结瘤物成分与钢水中氧化物夹杂一致,因此推测水口结瘤产生原因为钢液中的固态氧化物夹杂在浇注过程中在水口上的聚集沉淀,轧板中大尺寸夹杂可能是由水口结瘤物剥落造成. 相似文献
153.
为了研究Ni-P镀层对Cu/Al异种金属钎焊界面反应的影响,首次采用Zn98Al和BAl67CuSi两种钎料对含/不含Ni-P镀层的T2紫铜与3003铝合金进行了高频钎焊,获得4种不同的钎焊接头,分别对接头Cu侧界面结构、抗剪强度、断口形貌、显微硬度及弯曲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无镀层接头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T2表面镀覆Ni-P后,Cu/Zn98Al/Al接头中Cu基体/钎缝界面结构由扩散层+8.8 μm厚的Cu3.2Zn4.2Al0.7化合物转变为1.5 μm厚的Al3Ni化合物,而Cu/BAl67CuSi/Al接头中Cu基体/钎缝界面结构由扩散层+15 μm厚CuAl2转变为1.8 μm厚Cu3NiAl6;与无镀层接头相比,镀覆Ni-P后,Cu/Zn98Al/Al接头强度略有上升,Cu/BAl67CuSi/Al接头强度略有下降,但两种接头的韧性均明显增强,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接头Cu侧界面微观组织转变规律相符. 最后建立了Cu/Al接头的界面反应模型,并阐明了Ni-P镀层对Cu/Al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4.
15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纳米束能谱技术,研究了含Nb,Ti,Mo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奥氏体非冉结晶区终轧后弛豫阶段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30%预变形后,在850℃和900℃等温弛豫时,钢中析出开始主要有纯Nb及Nb-Ti复合的两类,以后者为主.随弛豫时间延长,纯Nb型析出物消失,复合夹杂中铌钛比增加.弛豫阶段后期,Mo会以置换原子形式进入(Ti,Nb)(C,N)的面心立方晶格中,其量随弛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析出物形状以不规则外形为主,其密度及平均尺寸与变形温度和弛豫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6.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为参数,进行了8根高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强度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对比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个抗震性能指标(如延性、耗能和强度与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压弯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弹性刚度受轴压比影响不大,但受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极限承载力受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随前者增大而降低,随后两者增大而增大;延性受轴压比、钢材强度和含钢率影响较大,随前两者增大降低,随后者增大而增大;耗能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弱,随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强;刚度和强度退化程度随轴压比增大而降低,随含钢率增大而增大,且前者随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大,后者则随钢材强度增大呈减小趋势。通过对比不同规程抗弯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受材料适用范围限制,各规程不适用于该类高强材料组合构件。 相似文献
157.
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于其徐变特性的试验研究较少。该文对15根不同含钢率的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365 d的收缩和徐变测试,并将试验结果与常用的徐变预测模型MC90、ACI209和MC2010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远小于素混凝土,当加载365 d后,素混凝土的徐变系数是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的2倍以上;含钢率对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徐变有一定影响,徐变系数随着含钢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对比的3种常用徐变预测模型中,MC2010模型的徐变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好,可推荐用于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效应计算。此外,还将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的徐变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的徐变随着核心混凝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徐变预测及徐变变形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性能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常承受侧向约束作用。为此,该文以高温温度和侧压力为参数,完成了48个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分析侧压力对高温后试件破坏形态、峰值黏结应力、峰值滑移、残余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峰值黏结应力随高温温度和侧压力变化的经验公式。将侧压下钢筋-混凝土黏结应力场简化为肋前混凝土挤压力和侧压力的线性叠加,并基于微观传力模型及高温后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破坏准则推导计算了无侧压及单向侧压下的黏结强度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侧压作用和高温温度直接影响试件破坏形态;随着侧压力增加,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峰值黏结应力、残余黏结强度、峰值滑移逐渐增大,但温度达到500 ℃后,有侧压试件峰值滑移较无侧压试件小;黏结强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能较好地预测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9.
焊接空心球节点(WHSJs)自1966年被提出以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网格结构中,至今已有55年的应用历史。由于环境的侵蚀、后期维护不到位等,焊接球节点锈蚀的现象屡见不鲜。该文针对随机锈蚀后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抗压承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数值分析,研究了锈蚀深度概率分布模型对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影响;利用曲线拟合技术提出了折减系数下限和上限曲线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随机有限元的大量分析结果揭示了抗压折减系数随锈蚀深度概率分布模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于预测抗压折减系数概率分布模型的拟合公式;通过对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分析,得到了该文结论对不同几何尺寸下焊接球节点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确定随机锈蚀焊接空心球节点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的随机概率分布模型,可为随机锈蚀焊接球节点承载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