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6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9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起皱是传统冲压成形和多点成形时共有的现象,尤其在无压边成形方式下很容易发生。文章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针对两种多点成形工艺和整体模具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起皱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无压边成形过程中不同的成形工艺对球形件起皱的影响。文章用显式动力学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多点模具成形工艺成形1mm厚度的板料时,曲率半径为200mm的成形件起皱明显;但在相同条件下,用多点压机成形工艺的成形件结果良好,甚至成形厚度为0.5mm,曲率半径为150mm的球形件也没有起皱;而在这两种条件下,整体模具成形都有微小的起皱发生。也就是说,多点压机成形方式比多点模具成形方式以及整体模具成形方式效果更好,缺陷少,能够得到更大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122.
内高压成形起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小松  苑世剑  王仲仁 《金属学报》2003,39(12):1276-1280
对内高压成形起皱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加载路径、成形区长径比等因素对皱纹数量和工件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是所有的皱纹都是失效形式,在某些情况下,管料起皱后仍然可以成形,关键是获得有益皱而不是死皱,通过起皱在成形区聚料是一种有效的预成形方法,该方法拓宽了内高压成形区间.  相似文献   
123.
变压边力拉伸模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了一种机械式的变压边力拉伸模结构 ,其压边力由弹簧或橡胶提供。在冲压拉伸过程中压边力可以随拉伸行程合理变化 ,能较好地满足拉伸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4.
125.
本文概述了目前主要抗皱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折皱回复角测量方法,以棉织物为例,分析了不同织物的弯曲性能及其与抗皱性的关系。通过SAS回归分析得到织物弯曲刚度、弯曲滞后矩与折皱回复角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显示:随着弯曲刚度的增加,折皱回复角线性增大;而随着弯曲滞后矩增加,折皱回复角线性减小,并用其他样本回代检验了回归方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6.
127.
针对35CrMo合金冷锻钢粗轧过程出现的表面褶皱,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析不同鼓形率轧件在椭圆孔中的轧制过程,从变形的角度分析了轧件表面由于塑性失稳产生褶皱的原因及位置。结果表明,方形轧件在椭圆孔中轧制时,轧件角部区域塑性变形剧烈,塑性应变能密度分布出现峰值,最易产生塑性失稳而形成褶皱。增大方形轧件的鼓形率,可减小塑性应变能密度分布峰值,降低轧件表面发生褶皱缺陷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壳聚糖在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毒无污染的棉织物防皱整理。将虾壳用稀酸、稀碱处理,脱色制成甲壳质,再用碱处理脱乙酰基制成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不泛黄,白度、强力、耐水洗性均可与传统的低甲醛整理剂相比拟,且折皱回复角较高,辅以适当的柔软剂和催化剂,可作为永久性防皱整理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