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15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金属工艺 | 13篇 |
机械仪表 | 9篇 |
建筑科学 | 132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轻工业 | 32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 |
冶金工业 | 52篇 |
自动化技术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立营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18-21
在大学德育的实践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应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否定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应当把握德育规律,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32.
楼鲜艳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66-6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不同的认识。随着以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研究的盛行和人们对于译者主体地位的认识,译者作为文化传输者的角色也愈显重要。译者的文化传输者角主要体现在翻译外来作品时要充分体现该作品的异语风味和异国情调,也体现在译作忠实呈现外国文化来丰富本土文化和本国语言。 相似文献
33.
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以此更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4.
曹淑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09-111
在众多的《大学》英译本中,庞德的译本独树一帜。学术界对庞德翻译的《大学》褒贬不一。他的翻译尽管不够准确忠实,但在《大学》英译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成为了翻译与创造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35.
徐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155-158
分别从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3个方面说明了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译者主体问题,并认为受这3种文学思潮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经历了确立,再确立,直至张扬的过程。并由此指出后结构主义范式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困境。 相似文献
36.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挑战。因此,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必须坚持知识经济形态的主体性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7.
倪晓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92-95
◇本课件采用网状结构设计,避免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采用探索法、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去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38.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和创新,成为人类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类的实践活动迈入了崭新阶段。人类的潜在智慧和才能,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转化为对象性存在,充分展示了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人类活动的反主体性的效应。正确处理主体自觉能动性和客体自然性之间矛盾,是强化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防止反主体性效应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9.
李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4)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包含着创作的客体和主体,创作客体既有客观性又体现出一定的主体性,本文试在阐释创作客体的客观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分析私人写作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40.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君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4):87-9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将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精美教育,传统的教育琨念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实现主体性就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