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4篇
  免费   2080篇
  国内免费   1225篇
电工技术   4407篇
综合类   2210篇
化学工业   1646篇
金属工艺   833篇
机械仪表   3044篇
建筑科学   2273篇
矿业工程   2403篇
能源动力   825篇
轻工业   2727篇
水利工程   1560篇
石油天然气   700篇
武器工业   243篇
无线电   23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50篇
冶金工业   1027篇
原子能技术   453篇
自动化技术   4895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924篇
  2022年   1192篇
  2021年   1346篇
  2020年   1115篇
  2019年   1075篇
  2018年   596篇
  2017年   799篇
  2016年   935篇
  2015年   1268篇
  2014年   2309篇
  2013年   1657篇
  2012年   2002篇
  2011年   2126篇
  2010年   1649篇
  2009年   1728篇
  2008年   1818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259篇
  2005年   1267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全国29个产地山茱萸的氨基酸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山茱萸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地区山茱萸样品的氨基酸总量存在差异,在15.12~26.47 mg/g之间;山茱萸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29份样品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5.75%,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模式标准;含量最高的3种氨基酸依次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均为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02%~68.48%;山茱萸中氨基酸组成比例合理,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介于61.859~81.443之间;不同产地的山茱萸氨基酸组成相关性显著,主成分分析提出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884%,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其归为4类,其中以陕西秦岭和河南伏牛山地区品质为佳。结论 山茱萸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物质,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丰富,综合开发利用的市场潜力巨大,本研究可为不同产地山茱萸的品质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1):236-241
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和LC-DAD-ESI-MS法对陈年生普(以下简称APT)和熟普(以下简称YPT)中总多酚(The total phenolic,TPC)和黄烷醇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APT和YPT中确定了8种黄烷醇类活性成分,它们分别是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2种茶中GC含量差异不显著,APT中的TPC和其余7种黄烷醇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YPT中。不同产地普洱茶的TPC和8种黄烷醇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份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依据TPC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将APT和YPT很好的聚类,成功区分出APT和YPT样品;除GC外的其余7种黄烷醇类化合物和TPC均是很好的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电子鼻区分不同国家的烤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区分不同国家烤烟的有效方法,利用电子鼻检测了中国、巴西、津巴布韦35种烤烟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对测试样品的正确判别率为100%.结果表明:电子鼻方法是不同国家烤烟区分的有效方法,可为人工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智舌对某品牌茶类饮料进行区分辨识试验,初步探索智舌在茶类饮料生产企业内应用的可能性,并为在企业内部建立智舌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打下基础.试验采用铂、金、钯3个电极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在脉冲频率1、10、100 Hz3个频率下进行检测,所得的试验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所测样品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舌能够应用于茶类饮料的区分辨识,并且传感器阵列铂(1 Hz)金(10 Hz)钯(10 Hz)的检测结果优于单一传感器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孙华  鞠洪波  张怀清 《红外》2013,34(2):22-29
Hyperion影像的光谱分辨率高,数据体积庞大,而且相邻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强,信息冗余度较高, 给数据处理与解译带来了很多问题。鉴于此,提出了通过将分段主成分分析和波段指数相结合来开展波段选择与降维研究的思想。 同时采用自适应波段选择法、波段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方法进行了波段选择方法的对比研究;对4种波段选择方法所得到的结 果进行了最佳波段组合、地物可分性和图像变换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段主成分分析与波段指数综合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由于全局变换造成局部重要光谱被滤除的现象 ,同时还可兼顾自适应分区后各子区间及区间内波段之间的相关性,有效降低高光谱数据的维度。由此可见,该方法的波段选择效 果优于传统的自适应波段选择方法、波段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丙二醛(MDA)、4-羟基-2-壬烯醛(HNE)和4-羟基-2-己烯醛(HHE)是3种典型的非挥发性醛类物质,具有基因毒性,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氧化密切相关,在植物油和油基食品中普遍存在。目前关于其生成及与油脂品质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我国常见的5种市售植物油为研究对象,借助Schaal加速氧化法探究植物油在模拟储藏过程中MDA、HHE和HNE的生成规律,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究三者作为评价油脂氧化指标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60 ℃贮藏30 d,3种醛的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植物油中其生成规律和分布规律差异显著(P < 0.05)。在受试植物油中均检测到MDA、HNE,亚麻油(LO)中MDA含量最高【(3.34±0.06)μg/g】,玉米油(CO)、菜籽油(RO)和LO中生成较多的HNE,含量分别为(3.70±0.08),(1.60±0.04)μg/g和(1.91±0.06)μg/g。HHE仅在RO和LO中检出,LO中HHE的含量最高【(4.46±0.07) μg/g】。利用主成分分析研究3种醛与传统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PUFA含量较低的油脂中,MDA含量与氧化指标的相关性较差,而HNE和HHE与各氧化指标相关性高,可作为油脂氧化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甜苹果酒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添慧  康旭 《酿酒》2011,38(1):50-51
发酵工艺对苹果酒品质有重要影响.以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发酵温度、糖度、酸度、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甜苹果酒主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甜苹果酒主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醪调至糖度20°Bx、酸度(按苹果酸计)6g/L,按接种量为0.25g/L接入酵母,在18℃温度下发酵7d,前1~2d对发酵醪进行通...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进行鱼品种快速鉴别,以2种大麻哈鱼57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绞碎和切块预处理,然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均可以为快速无损鉴别鱼品种提供准确可靠的方法,在本试验范围内的准确率能达到100%。该方法为鱼品种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某型号轿车的进气弯管进胶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进胶点优选区域,结合注塑工艺,选取某一特征点进行验证分析,软件验证效果良好。将模具主分型面,选择在弯管的中心线上,弯管外形通过开模直接成型。设计了复合抽芯,解决了安装孔中心线与弯管中心线不共线的问题;设计了扣接位成型件,由成型件制造精度决定扣接位精度,避免了合模误差。针对抽芯空间不足,设计了拨叉抽芯,优化了模具整体结构;通过斜导柱侧向抽芯,减小了型腔对制品的包紧力,避免了顶出后制品表面留白。  相似文献   
1000.
陈壮  姜红  罗鸿斌  金虹毅 《塑料工业》2022,(11):138-144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建立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科学精准识别分类模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72个塑料快递包装袋样品无损检验,并依据光谱数据,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塑料快递包装袋初步分类。利用z-score标准化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结合层次聚类、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HCA-PCA-BPNN)建立识别分类模型,确定最佳聚类类别。结果显示,72个样品聚为8类时,模型检验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为97.9%,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仅为72%,模型识别分类准确度较差;72个样品聚为3类时,模型检验集和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均为100%,识别分类准确度较高,72个样品最佳聚类为3类。研究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合HCA-PCA-BPNN可以为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无损且准确地识别分类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