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8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篇 |
综合类 | 158篇 |
化学工业 | 430篇 |
金属工艺 | 58篇 |
机械仪表 | 190篇 |
建筑科学 | 57篇 |
矿业工程 | 62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343篇 |
水利工程 | 13篇 |
石油天然气 | 202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58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6篇 |
冶金工业 | 19篇 |
原子能技术 | 10篇 |
自动化技术 | 4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原理,利用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地层切片等资料,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二段开展了层序结构分析和不同可容空间下河道构成特征及河型转换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二段主要发育1个三级及3个四级基准面旋回,各四级层序在低可容空间下为厚层、叠置箱形砂体,随着基准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大,到层序顶部过渡为相对孤立的砂体沉积;(2)沙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气候干燥,砂岩粒度大、成熟度低,发育强水动力构造,地震剖面上为平行反射,河流相沉积特征明显,发育多个低可容空间下的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及高可容空间下具“二元”结构的曲流河沉积体系;(3)沙二段河流相地层自下而上具有“辫—曲”转换特征,低可容空间下,砂体大面积展布,地震地貌上表现为相互叠置的辫状河河道,当基准面迅速上升时,可容空间增大,地震地貌上表现为相对孤立的曲流河河道;(4)研究区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比值(A/S)主要受大巴山物源区强烈的构造活动及温暖潮湿向炎热干旱的气候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63.
地震沉积学是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现代沉积环境、露头和钻井岩心资料建立的沉积环境模式的联合反馈,是用以识别沉积单元的三维几何形态、内部结构和沉积过程的一项新的方法体系.精细沉积建模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正演模型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桥梁.地质模型约束和正演模型指导下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地下地质体的精细刻画和解释是地震沉积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具体技术包括: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地层切片和属性分析技术、分频解释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和准噶尔盆地研究中得到了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地震沉积学将成为21世纪油气精细勘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68.
利用半消声试验室和高速均匀性试验机对4条225/60R18 100T轮胎空腔共鸣噪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条轮胎在速度为90~120 km·h-1时存在空腔共鸣噪声;轮胎第16阶次噪声频率段和第16阶径向波动力谐波频率段与噪声各切片分析中的频率段(190~240 Hz)基本一致;改善轮胎第16阶的径向波动力会降低轮胎振动,进而降低噪声;轮胎纵向波动力幅值对噪声影响较小,可以不考虑其对噪声产生的影响。借助半消声试验室和高速均匀性试验机,利用高速均匀谐波力和噪声切片理论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对轮胎空腔共鸣噪声的室内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复合河道砂体尺度的研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开展单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埕海一区明化镇组曲流河河道频繁地决口、改道和侧向迁移,复合河道砂体较为发育。依据单河道砂体接触部位地震波形及振幅发生变化的特点,首先利用边缘检测属性突出岩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响应,识别出单河道的边界;再利用倾角方位属性能够反映地震波形的细微变化,预测单河道的侧向迁移方向;借助上述方法识别研究区单河道的边界,并且精确预测了单河道点坝砂体的具体位置。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程度较高,有效地指导了井网关系调整及剩余油挖潜,也为类似地区的单河道识别与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以委内瑞拉MPE-3区块Oficina组辫状河三角洲地层为例,将直井、水平井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通过层序界面地震识别、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处理,建立了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三级层序内识别出6个四级层序;利用横向高分辨率的水平井资料标定地层切片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识别了心滩砂体内部由冲沟形成的细粒夹层,有效提高了地层切片的解释精度;利用井震联合刻画结果总结了心滩等沉积体的定量特征,建立了心滩长宽、心滩宽度、辫状河道宽度、冲沟宽度间的定量关系。该研究成果为油藏精细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