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554篇 |
免费 | 3140篇 |
国内免费 | 17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88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793篇 |
化学工业 | 6891篇 |
金属工艺 | 2811篇 |
机械仪表 | 6266篇 |
建筑科学 | 6723篇 |
矿业工程 | 4807篇 |
能源动力 | 2021篇 |
轻工业 | 3132篇 |
水利工程 | 4357篇 |
石油天然气 | 8692篇 |
武器工业 | 542篇 |
无线电 | 19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52篇 |
冶金工业 | 1676篇 |
原子能技术 | 359篇 |
自动化技术 | 28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796篇 |
2023年 | 1367篇 |
2022年 | 1637篇 |
2021年 | 2044篇 |
2020年 | 1940篇 |
2019年 | 1448篇 |
2018年 | 707篇 |
2017年 | 1134篇 |
2016年 | 1490篇 |
2015年 | 1751篇 |
2014年 | 3496篇 |
2013年 | 2779篇 |
2012年 | 3311篇 |
2011年 | 3179篇 |
2010年 | 3002篇 |
2009年 | 3155篇 |
2008年 | 3666篇 |
2007年 | 2832篇 |
2006年 | 2607篇 |
2005年 | 2619篇 |
2004年 | 2626篇 |
2003年 | 2068篇 |
2002年 | 1745篇 |
2001年 | 1589篇 |
2000年 | 1316篇 |
1999年 | 1227篇 |
1998年 | 1036篇 |
1997年 | 987篇 |
1996年 | 934篇 |
1995年 | 889篇 |
1994年 | 831篇 |
1993年 | 648篇 |
1992年 | 586篇 |
1991年 | 585篇 |
1990年 | 571篇 |
1989年 | 495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激光微织构滚动轴承表面润滑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圆柱滚子轴承摩擦副织构化表面润滑性能,探讨工况参数(载荷、转速)和微织构几何形貌参数(面积占有率)对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机理,利用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理论建立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Reynolds方程进行离散,并运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在微织构面积占有率S_p=0.095、深度h_p=6μm的前提下,当载荷由100 N升为500 N时,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随之增大。在微织构面积占有率S_p=0.095、深度h_p=6μm的前提下,当转速由100 r/min升为500 r/min时,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随之增大。在载荷W=200 N、转速n=200 r/min的前提下,当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由0.05升为0.15时,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随之增大;当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由0.15升为0.25时,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随之减小。结论圆柱滚子轴承微织构表面的油膜平均无量纲压力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减小高压水射流强化中冲蚀现象对材料表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水射流喷射压力、喷射靶距和覆盖小钢珠直径为可变参数,对18CrNiMo7-6渗碳合金钢进行高压水射流强化单因素试验。运用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和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对试验后的材料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随着压力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残余应力最大可达693 MPa,但继续增大喷射压力反而会使残余压应力减小。随着靶距的增加,表面残余应力几乎直线减小,表面粗糙度则在靶距为110 mm时达到最小值0.77μm。随着小钢珠直径的增加,表面残余压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782 MPa;表面粗糙度先变小后增大,最小值为0.76μm。结论水射流喷射压力、喷射靶距和覆盖小钢珠直径对18CrNiMo7-6钢的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影响明显。同时,每个参数在不同的变化范围,对材料表面主要的影响方式不同,对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95.
低频交变磁场超精密平面磁力研磨加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利用低频交变磁场下产生的变动磁力,改善传统磁力研磨加工中磁力刷变形、磨料结块、磨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现平面超光滑、纳米级加工。方法 在电磁线圈中通入频率为3 Hz的交流电流,产生低频交变磁场。利用磁通密度测量仪(EMIC Gauss Meter GM 4002)对加工区域磁感应强度进行测定,考察低频交变磁场的磁场强度分布状况。设计组装一套研磨压力测量系统,利用数据记录处理软件对比分析低频交变磁场和直流磁场所产生的研磨压力,深入研究研磨工具(磁簇)在低频交变磁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研制一套低频交变磁场平面磁力研磨加工装置,以SUS304不锈钢板为加工对象,并与直流磁场进行对比实验,验证利用低频交变磁场进行磁力研磨的可行性及加工性能。结果 低频交变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均在峰值与谷值之间不断变化,其变化规律近似于正弦分布。在磁极边缘(R=7.5 mm),产生最大峰谷值;从磁极半径(R=6 mm)到磁极中心(R=2 mm),磁场强度逐步减弱。低频交变磁场下研磨压力值呈周期性变化,且研磨压力的平均值大于直流磁场下的值。磁簇在低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振动。磁簇呈收缩状态时,磁性粒子带动磨料上浮于磁簇前端。当磁场方向改变时,磁簇先呈发散状态,然后收缩,此过程中磨料颗粒与磁性粒子再次混合。如此循环更新,不仅解决磁簇与工件接触后产生的变形问题,而且提高了磨料的利用率,保证研磨工具稳定。分别使用低频交变磁场和直流磁场对SUS304不锈钢板进行研磨,使用油基研磨液,主轴转数为350 rad/min,交流电流有效值为1.9 A,频率为3 Hz。第一阶段选择平均粒径为30 μm的电解铁粉和WA#10000的磨料颗粒,经过60 min研磨,表面粗糙度值分别为35.28 nm和81.36 nm;第二阶段选择平均粒径6 μm的羰基铁粉和1 μm的金刚石粉,研磨时间60 min,最终表面粗糙度值分别达到4.51 nm和17.58 nm。结论 利用低频交变磁场能够实现研磨工具(磁簇)的循环更新,提高磨料利用率。与直流磁场相比,利用低频交流磁场磁力研磨法所获得的加工表面均匀、无划痕,实现了平面超光滑纳米级加工。 相似文献
996.
为确保消力池防护结构在水流冲击下的安全,探索一种新的钢膜消力池防护结构,即在消力池传统的不透水混凝土底板上部铺设一层均匀开孔的薄钢板。基于某底流消力池模型试验,研究了铺设均匀开孔钢膜对不透水底板上表面脉动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铺设均匀开孔的钢膜后,对于消力池前端旋滚区,脉动压力强度系数减小、概率密度函数基本满足正态分布,但幅值范围更加集中;纵向各点的相关性降低、空间积分尺度下降,涡旋保持性降低;脉动压力主频基本不变,但脉动能量集中的频带变窄。与透水底板比较,钢膜消力池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减小作用在消力池前端底板上表面的脉动荷载,初步表明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得压榨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优于目前常采用的常压炒籽(170℃,45 min),压力炒籽所得压榨亚麻籽油具有令人愉悦的浓香风味;采用压力炒籽(1. 0 MPa)和微波(亚麻籽水分含量17%,700 W,6 min)所得亚麻籽油的营养品质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且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经过常压炒籽(170℃,45 min)得到的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压力炒籽(1. 0 MPa)其次。因此,利用压力炒籽技术提高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纸机压榨部压力和压榨脱水原理的分析,得到出压榨部纸幅干度可作为压榨部的能耗指标,同时确定压榨线压力和纸机车速是压榨部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纸机实际生产测试并记录压榨脱水数据,绘制测试数据曲线图并拟合压榨线压力、纸机车速和出压榨部纸幅干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最终确定压榨线压力和纸机车速的最优取值范围。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拟合,控制压榨线压力在90 kN/m、纸机车速在1075 m/min时,纸幅质量可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还可以节约2.1%的电能,实现卫生纸机压榨部的能耗优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究阀口袋充填过程中抽气压力变化对包装内粉体运动规律、飞粉浓度、颗粒捕获率及包装密实度的影响,以典型工业用粉氢氧化锂为研究对象,寻找其最佳充填工艺。方法 基于气固耦合机理,应用Ansys Fluent中的Realisable k-ε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阀口袋在5种不同抽气压力下的充填抽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设置抽气装置对粉体的捕获率、包装内的密实度及飞粉浓度作为评判标准。 结果 抽气压力增加将导致颗粒在充填抽气口附近聚集,提高包装内的飞粉浓度、颗粒捕获率及包装密实度;抽气压力为0.04~0.06 MPa时,阀口袋内的飞粉浓度和颗粒捕获率相对较低,且包装密实度可达90%以上。结论 通过设置合适的抽气压力范围,可保证在进行粉体充填时袋内的飞粉浓度、颗粒捕获率较低,同时保证包装内适当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旨在探究穿戴三种典型护膝导致的青年人和老年人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变化,为膝关节护具设计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利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ATMI三维测力台、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等设备对运动学、动力学和足底压力参数进行采集,根据青年组和老年组实验数据所显示出来的变化趋势总结出三种护膝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结果 护膝B和护膝C对两组受试者造成的影响比护膝A更为显著,两组受试者穿戴护膝后膝关节屈曲方向负荷均增大,老年组踝关节和足弓负荷增大,其肢体稳定性也受到影响。结论 三种典型护膝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护膝设计应当参照所对应的生物力学变化,考虑人群、左右肢差异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对膝关节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影响,以提高人机耦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