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29篇 |
免费 | 1931篇 |
国内免费 | 173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44篇 |
综合类 | 2607篇 |
化学工业 | 2109篇 |
金属工艺 | 2427篇 |
机械仪表 | 1917篇 |
建筑科学 | 2880篇 |
矿业工程 | 803篇 |
能源动力 | 727篇 |
轻工业 | 1221篇 |
水利工程 | 1579篇 |
石油天然气 | 814篇 |
武器工业 | 301篇 |
无线电 | 23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70篇 |
冶金工业 | 1084篇 |
原子能技术 | 425篇 |
自动化技术 | 19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0篇 |
2023年 | 1075篇 |
2022年 | 1150篇 |
2021年 | 1208篇 |
2020年 | 877篇 |
2019年 | 851篇 |
2018年 | 499篇 |
2017年 | 613篇 |
2016年 | 700篇 |
2015年 | 833篇 |
2014年 | 1363篇 |
2013年 | 1047篇 |
2012年 | 1136篇 |
2011年 | 1167篇 |
2010年 | 1114篇 |
2009年 | 1051篇 |
2008年 | 1351篇 |
2007年 | 1116篇 |
2006年 | 1057篇 |
2005年 | 960篇 |
2004年 | 944篇 |
2003年 | 778篇 |
2002年 | 693篇 |
2001年 | 639篇 |
2000年 | 568篇 |
1999年 | 456篇 |
1998年 | 367篇 |
1997年 | 396篇 |
1996年 | 357篇 |
1995年 | 306篇 |
1994年 | 287篇 |
1993年 | 251篇 |
1992年 | 260篇 |
1991年 | 210篇 |
1990年 | 170篇 |
1989年 | 209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将以拉乌尔定律和享利定律为基础的各种标准态选择,用图解的形式概括,使极其复杂的标准态选择成为一目了然的图解 相似文献
72.
73.
就某厂热电机组存在的由于轴系热态对中度变化,影响轴系振动与机组运行稳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并在分析轴系不对中的旋转机械系统的振动机理的基础上,对机组的运行进行实际的考察和调整,得出了机组因轴系热态对中度变化及联轴器连接不良,激励产生的轴承振动响应而状态劣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LF炉吹氩最佳混合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攀钢165 t LF炉为原型,根据相似原理,用冷态模拟的方法对影响LF炉吹氩混合效果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应用多因子多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单底吹选用L18(61×36)表,双底吹选用L32(81×48)表.通过考察各因素对指标混合均匀时间τm(s)影响的显著程度,得出了165 t LF炉吹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单底吹:Qm=3.37 L/min;Sm=1.7 mm3;Hm=506 mm;rm=124.8 mm;(2)双底吹:Qm=3.61 L/min;Sm=:1.7 mm2;Hm=500 mm;rm=142.4 mm或98.6 mm. 相似文献
75.
钢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现有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将钢管混凝土简化为同一尺度的横观各向同性体来研究,并在弹性条件下利用应变能相等原理得到了宏观弹性系数,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假设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各模量为二次抛物线变化,建立了钢管混凝土这种组合结构新的等效本构关系.并结合具体算例研究了弹性条件下材料强度变化和含钢率对各模量的影响,同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本构关系具有理论依据明确,参数易确定,能很好地反映组合构件材料物理性能的优点,为钢管混凝土结构进一步进行数值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应用相似与模化原理建立了高炉回旋区三维冷态试验模型,并应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分析仪(PhaseDopplerAnalyzer,PDA)对模型内流场进行了测量,同时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涡流中心速度梯度出现突增的现象,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针对在安装引进的离心压缩机组中发现的原机组冷态找正数据与实测值不符的情况,介绍了其试验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确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该压缩机组的冷态找正数据,并与实测数据作了比较。从而证明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