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85篇 |
免费 | 1913篇 |
国内免费 | 6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39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307篇 |
化学工业 | 2082篇 |
金属工艺 | 291篇 |
机械仪表 | 1301篇 |
建筑科学 | 591篇 |
矿业工程 | 210篇 |
能源动力 | 730篇 |
轻工业 | 5534篇 |
水利工程 | 584篇 |
石油天然气 | 239篇 |
武器工业 | 114篇 |
无线电 | 24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20篇 |
冶金工业 | 232篇 |
原子能技术 | 92篇 |
自动化技术 | 12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81篇 |
2023年 | 636篇 |
2022年 | 762篇 |
2021年 | 925篇 |
2020年 | 784篇 |
2019年 | 634篇 |
2018年 | 414篇 |
2017年 | 577篇 |
2016年 | 672篇 |
2015年 | 730篇 |
2014年 | 1197篇 |
2013年 | 943篇 |
2012年 | 1137篇 |
2011年 | 1187篇 |
2010年 | 933篇 |
2009年 | 842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741篇 |
2006年 | 657篇 |
2005年 | 607篇 |
2004年 | 458篇 |
2003年 | 432篇 |
2002年 | 324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305篇 |
1999年 | 249篇 |
1998年 | 227篇 |
1997年 | 196篇 |
1996年 | 201篇 |
1995年 | 157篇 |
1994年 | 170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19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食品工业科技》2013,(07):344-349
为探寻黑豆皮花色苷(anthocyanins from black soybean seed coat,ABSC)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subgroup A avian leukosis virus,ALV-A)的活性效果。本文以ABSC粉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HPLC-MS)的方法鉴定了其花色苷主要活性成分,随后采用体外实验,应用MTT法和观察细胞形态法检测了ABSC对鸡成纤维细胞系(DF-1)的细胞毒性,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加入ABSC后对ALV-A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黑豆皮花色苷粉中含四种花色苷成分,其中主要为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ABSC对DF-1无细胞毒性的最大相对安全质量浓度为20μg/mL;ABSC在安全浓度范围内能抑制ALV-A的增殖,且抑制程度成剂量关系。结论,ABSC质量浓度为12μg/mL能够显著抑制ALV-A诱导的DF-1细胞形态变化,降低凋亡。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叶干燥过程中内在质量的影响,采用UPLC-TQ MS法和HPLC法分别建立酸枣叶中20种核苷类和23种氨基酸类,以及黄酮类成分芦丁的分析方法,并探索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叶中上述组分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所有样品均富含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及黄酮类成分芦丁,其中核苷类成分以磷酸化产物如胞苷-5’-单磷酸、腺苷-5’-单磷酸、鸟苷-5’-单磷酸含量相对较高,游离氨基酸类成分以脯氨酸、酪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相对较高;且所有干燥加工后样品其上述成分含量均总体高于新鲜样品。依据各样品中所测定成分的含量,采用TOPSIS分析法,对不同干燥方法干燥样品的内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以自然晒干样品和40℃热风干燥样品品质较优,而新鲜样品及70℃热风干燥样品品质较差。以上研究结果为酸枣叶产地干燥加工过程适宜干燥工艺的确定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叶类药材的干燥加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栀子黄色素生产废液的京尼平苷碱水解液中纯化制备京尼平苷酸(GPA)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对GPA的脱色、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弱极性DA201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好,且对GPA的吸附性差;非极性树脂DA201C对GPA的吸附率、解吸率较高,分别达到88.7%、98%。在树脂用量1 g/25 m L 10 mg/m L GPA粗提液稀释液、p H 4.0、25℃、120 r/min振荡6 h的条件下,DA201树脂的脱色率为85.9%,GPA保留率为92.3%。DA201C树脂高效吸附GPA的条件为10 mg/m L脱色液、p H3.0、上样速度1 BV/h、上样量7.2 BV。经25%乙醇溶液洗脱、干燥,制备的GPA纯度达到95.1%,回收率为86.2%。上述结果表明,在GPA的分离纯化中,DA201适用于脱色,DA201C适用于吸附和解吸。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粗制品和纯化的精制品进行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对实验,考察了p H、光照、温度、过氧化氢、糖等对蓝靛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其总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力。结果表明:在避光和p H为1、3的条件下,蓝靛果花色苷的保存率达85%以上,稳定性较好,且花色苷粗制品的稳定性优于精制品;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花色苷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在50℃以下花色苷较稳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乳糖、蔗糖和淀粉对蓝靛果花色苷稳定性均具有增强作用,过氧化氢对花色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且花色苷粗制品的耐氧化性明显强于精制品。此外,抗氧化性对比实验发现蓝靛果花色苷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比较花色苷粗制品及精制品的EC50值可知,这两种花色苷制品的总还原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略弱于同质量浓度的VC,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同质量浓度的VC,且花色苷精制品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粗制品。 相似文献
26.
以市售大豆异黄酮粉为样品,采用炒制、微波、烘箱加热法对其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酶解大豆异黄酮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炒制效果明显好于烘箱和微波法(p<0.05),炒制后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比烘箱、微波处理后分别增加1.238、1.240 mg/g。再运用单因素、响应曲面法对炒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炒制时间103 s,炒制温度137℃,物料量13 g,此时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和转化率为13.33 mg/g、72.23%。 相似文献
27.
电梯部件的安装误差、使用磨损等因素都会造成电梯异常振动,这些振动对电梯乘运舒适性乃至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在频率域下快速定位异常振动源的方法,通过对异常振动曲线段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找出异常振动信号频率及其谐波频率,进而匹配产生异常振动信号的激励源,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检验中应用此方法可以精... 相似文献
28.
29.
以新疆南部巴州地区赤霞珠葡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葡萄叶中的白藜芦醇,并NKA-Ⅱ树脂进行纯化。实验表明:微波辅助法提取葡萄叶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微波功率640 W,时间76 s,料液比1∶92,在此条件下提取白藜芦醇为13.52 mg/g;经过静态实验筛选,采用NKA-Ⅱ树脂对白藜芦醇粗品进行纯化,其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6 BV、浓度3 mg/m L、p H4的白藜芦醇样液以2 BV/h通过树脂,用4倍柱体积90%的乙醇以3BV/h的流速洗脱效果最佳,纯度由35.7352 mg/g提高到了181.5888 mg/g。结论:虽然微波辅助法的提取率不是最高的,但时间短,有利于工业生产,纯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为了满足人们对饮食既有营养又有保健功能的要求,本文以薏仁米粉、芭蕉芋淀粉、明日叶汁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面条。考察了薏仁米粉、芭蕉芋淀粉、明日叶汁、黄原胶和食盐不同添加比例对明日叶/薏仁米营养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感官评定和物性测定确定该营养面条的最佳配方为:薏仁米粉14%,芭蕉芋淀粉10%,黄原胶0.3%,食盐1.7%,小麦粉74%的混合粉,添加混合粉质量40%的明日叶汁进行和面制作面条。按最佳配方制作的面条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断条率和溶出率低、口感细腻,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