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924篇 |
免费 | 2948篇 |
国内免费 | 307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291篇 |
综合类 | 4071篇 |
化学工业 | 2598篇 |
金属工艺 | 1762篇 |
机械仪表 | 2193篇 |
建筑科学 | 6234篇 |
矿业工程 | 1516篇 |
能源动力 | 599篇 |
轻工业 | 1836篇 |
水利工程 | 1443篇 |
石油天然气 | 1238篇 |
武器工业 | 627篇 |
无线电 | 678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07篇 |
冶金工业 | 88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89篇 |
自动化技术 | 20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3篇 |
2023年 | 1213篇 |
2022年 | 1495篇 |
2021年 | 1572篇 |
2020年 | 1154篇 |
2019年 | 1231篇 |
2018年 | 689篇 |
2017年 | 991篇 |
2016年 | 1095篇 |
2015年 | 1254篇 |
2014年 | 2121篇 |
2013年 | 1756篇 |
2012年 | 1990篇 |
2011年 | 2041篇 |
2010年 | 1882篇 |
2009年 | 1887篇 |
2008年 | 2235篇 |
2007年 | 2022篇 |
2006年 | 1695篇 |
2005年 | 1738篇 |
2004年 | 1483篇 |
2003年 | 1383篇 |
2002年 | 1118篇 |
2001年 | 1013篇 |
2000年 | 864篇 |
1999年 | 713篇 |
1998年 | 630篇 |
1997年 | 652篇 |
1996年 | 568篇 |
1995年 | 530篇 |
1994年 | 461篇 |
1993年 | 354篇 |
1992年 | 341篇 |
1991年 | 361篇 |
1990年 | 330篇 |
1989年 | 337篇 |
1988年 | 109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3.
研究了在X切铌酸锂基底上制作沿Y方向传输光的电光长周期波导光栅的理论模型。利用有效折射率法和射线法进行理论分析获取波导的各项参数。针对所建议的波导光栅结构,将调谐电极置于波导两侧,无需跨过波导就可获得最大的电光调制。该结构的电极间距小(小于10μm),使得在较小的驱动电压(1.6V)下就可以实现阻带幅度高达28dB的长周期波导光栅。对该光栅模型的研究为开发低驱动电压的高速电光长周期光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利用色散法研究了TE波和TM波在大于全反射角入射一维无限周期光子晶体的全反射隧穿特性.结果发现了一维无限周期光子晶体中的全反射隧穿效应.得出了TE波和TM波的全反射隧穿导带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TE波和TM波的全反射隧穿导带随周期光学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有效抑制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利用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经过两次调制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在SCM/WDM系统中容易实现的抑制载波的光学单边带调制技术。抑制载波的光学单边带调制信号具有很大的调制深度,即通过抑制载波可以有效的增大了调制深度,进而可以减小调制器的外加电压升高而激发的一系列有害的非线性效应。实测的调制信号的频谱只剩下了半个边频,有效地减小了光信号的频带宽度,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群速度色散对信号的劣化。接收机灵敏度的实测图表明,利用文中所述的抑制载波的光学单边带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达3-5dB。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纳秒级光脉冲多程放大物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纳秒级光脉冲多程放大研究中,Lowdermilk解析解仅考虑了增益完全恢复和完全不恢复两种极端情况.实际上,在脉冲间隔时间内放大器的增益恢复很可能介于完全恢复和完全不恢复之间.直接从速率方程出发,建立脉冲通量与激光上、下能级粒子数的相关方程,推导出上、下能级粒子数密度在脉冲与放大器发生相互作用时间间隔dT前后的递推关系,从而解决了增益不完全恢复问题.另外,把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Lowdermilk解析解和多程放大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了弛豫效应对能流放大特性的影响,并得到了比较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研究了金属连线上的焦耳热对连线温度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电路多层金属连线上的温度模拟器(LTem).该模拟器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热学解析模型,详细考虑了通孔效应以及边缘效应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了通孔效应以及边缘效应之后,金属连线上的温度分布情况有了较大程度上的降低,LTem可以得到更贴近实际情况的金属连线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