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8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66篇 |
化学工业 | 81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50篇 |
建筑科学 | 64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870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4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69篇 |
自动化技术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62.
63.
世界生食葡萄的主要产地在美国的加州、智利、意大利等国。最近,生食无籽葡萄的生产在加州和智利发展异常迅速。据加州1988年的统计,全州栽培面积为280,507公顷,其中,酿酒葡萄131,242公顷,占46.8%(白葡萄酒品种74,834公顷,占26.7%;红葡萄酒品种56,408公顷,占20.1%),制干葡萄111,377公顷,占39.7%,鲜食葡萄37,474公顷,占13.4%。 相似文献
64.
四川甘蔗杂交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所36年甘蔗杂交育种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选育种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1)杂交亲本含不同“种”血缘代数的选择;(2)杂交组合不同“种”血缘成分的确定;(3)杂交组合的使用年限;(4)最佳组合类型的筛选;(5)扩大选种的基础材料的途径;(6)“前四后三”快速育种法等问题。在归纳四川甘蔗选育种基本经验的同时,对今后甘蔗选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5.
66.
以短小芽孢杆菌1.894(Bacillus pumilus 1.89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育种,得到了产碱性蛋白酶较高的新菌株2080;并对其液态发酵条件和部分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较优的培养基组成为:菜粕1.5 %,干酪素1 %,D-果糖1%,KH2PO40.1%,MgSO4·7H2O 0.02%,CaC12·2H2O 0.01%,pH 8.5;接种后,30℃,发酵84 h,酶产率可达4.04×106U/L.该酶的最适pH为10,最适温度为50℃,分别在pH 8-10和30℃~45℃范围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甜菜新品种双丰14号的选育过程。该品种是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其母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双丰5号雄性不育系,父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品系双丰10—6—25和双丰10—6—84。双丰14号品种属于标准型(N)抗病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褐斑病性强,适应性广泛。在1987~1989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统一对照品种双丰8号(CK)提高9.8%、0.7度和15.3%;在1990~1992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CK提高11.3%、0.66度和17.1%。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条件下的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68.
描述了生殖母细胞的切断技术;探讨了甜菜花枝消毒的最佳方法;研究了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诱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甘蔗细胞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细胞物理与化学诱变结合是甘蔗细胞工程育种的新途径。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甘蔗细胞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育种的新途径,提高了理化诱变育种的入选率,为甘蔗细胞工程育种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