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148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488篇
机械仪表   1180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7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篇
冶金工业   23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研究了圆盘锯机进给自动同步系统,可在不停产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此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明显地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的箔条自适应进给,切割机构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机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3.
并联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弹性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动态子结构法研究一种外辐驱动可实现3平动自由度并联机床进给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将原系统分散成若干子结构,在建立各自动力学模型后,借助边界条件经综合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该方法手续简便、计算效率高,便于讨论结构参数对低阶模态的影响规律,故为这类复杂时变系统的动刚度预估和动态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主要部件伺服电机、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设计选型过程,采用VC++编写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CAD模块,该模块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快速实现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5.
基于Pro/E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进给速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进给速度对零件加工质量与刀具磨损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了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进给速度的特点,研究了进给速度控制技术与进给速度后置处理方法,并以Pro/E为平台实现了某型号零件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加工实例表明,提出的进给速度控制技术和NC程序后置处理方法可有效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6.
分析塑性方式磨削机理,提出自切深进给电泳磨削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实现光学玻璃材料的塑性方式去除,达到镜面磨削。  相似文献   
97.
《锻压技术》2008,33(2):90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旋压成形方法及其装置,方法是将杯形毛坯套装在随主轴一起旋转的外齿形芯模上,3个旋轮沿毛坯外周面呈间隔120。角均匀设置,且有轴向错距、径向错距,伺服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及阿基米德螺旋盘驱动3个旋轮进行径向进给运动并加压于毛坯上,使之塑性变形成为内啮合齿轮。装置包括机架、阿基米德螺旋盘、  相似文献   
98.
99.
压电陶瓷微进给工作台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一台由电致伸缩陶瓷制动器驱动的微进给工作以的研制过程,设计了工作台的主体结构,预紧力机构及密封装置,并利用高等材料力学和有限元法优化了主要变形元件,通过HP5528A激光测距系统对其特性进行了测试,工作台最大行程16μm位移分辨率小于0.1μm重复定位精度0.1μm。  相似文献   
100.
自从1997年公司创立以来,奇瑞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增加冲压线的生产能力,管理层决定采用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在每个冲压阶段之间实现进给装置自动化,这种创新解决方案就是:具有安全集成的PROFINET。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首次全面采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