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1篇 |
免费 | 512篇 |
国内免费 | 3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9篇 |
综合类 | 387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67篇 |
建筑科学 | 103篇 |
矿业工程 | 30篇 |
能源动力 | 14篇 |
轻工业 | 17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武器工业 | 39篇 |
无线电 | 344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8篇 |
冶金工业 | 19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8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206篇 |
2021年 | 228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193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150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298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354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319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417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INTERNET网络带宽的主动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TERNET中,链路带宽的测量技术对内容分发网络优化、覆盖网络路由选择、流量工程等应用都极为重要.主动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测量链路带宽.本文介绍了网络带宽的相关测度,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主要的主动测量技术及其局限性,最后分析了影响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关于短波信道话音传输特性AVQ估值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短波chirpALE系统的AVQ估值算法,对算法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和军标的测量方案性能进行了对比,证实了该算法的性能符合军标规定。 相似文献
33.
34.
从地铁场景5G无线链路预算模型入手,以现网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对链路预算模型多个参数取值进行校正,得出更加逼近实际情况的参数取值;根据新的链路预算参数,提出符合地铁场景5G无线网络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实验验证结果;同时结合业界工程能力和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方案精细化设计思路,在同等覆盖标准的情况下实现地铁项目投资及运营成本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5.
大多数的企业级网络在组建无线局域网时采用AC+瘦AP的分布式布局,该模式下AC的稳定运行决定了无线网络的可用性及稳定性。旁挂式双链路的无线组网设计、双机热备份功能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缩短AC与AP之间CAPWAP隧道切换时间,满足了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6.
为研制并实现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高速数据传输链路,文章提出了用一种高速数据通信作为视觉通信的研究方案,提供和完成了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可见光通信硬件系统,还提供基带信号处理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软件开发的知识。实验工作的结果和联合项目中的集成表明,通信系统的设计是高效和安全的,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介绍了微波光子学应用前景和微波光子链路研究现状,研究限制微波光子链路动态范围的首要因素三阶交调失真,以及提高链路动态范围的现有技术,并且提出了未来微波光链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分布式系统链路日志的现况,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链路异常日志的采集方法:只要请求的链路数据中任何节点出现符合采样条件的链路数据,就采集该请求的所有链路数据。经过实施部署,使用具有4 GB日志数据的服务器作为日志流输出,输出速率为700~1 650 MB/s,间隔10 MB/s,通过分布式链路异常日志采集方法,配备4G内存,采集速率达到1 260 MB/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链路错慢日志的快速采集。 相似文献
40.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为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丢失问题的发生,设计了一种多链路并发传输自动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用于描述多链路质量状态的判决因子,根据因子的权重,明确传输环境中不同因素对网络质量的影响,以此实现对链路并发传输质量信息的统一表征处理;然后,设计多链路传输流量的自适应分配模型;最后,引进时延平滑处理技术,对并发传输数据包实施自动化调度,从而完成并发传输自动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传输链路的吞吐量,还可以有效避免链路数据在传输过程丢失,有效提高了多链路并发传输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