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94篇 |
免费 | 3106篇 |
国内免费 | 17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62篇 |
综合类 | 3072篇 |
化学工业 | 2340篇 |
金属工艺 | 884篇 |
机械仪表 | 2921篇 |
建筑科学 | 3198篇 |
矿业工程 | 763篇 |
能源动力 | 892篇 |
轻工业 | 9294篇 |
水利工程 | 1218篇 |
石油天然气 | 1490篇 |
武器工业 | 479篇 |
无线电 | 27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710篇 |
冶金工业 | 306篇 |
原子能技术 | 597篇 |
自动化技术 | 20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0篇 |
2023年 | 2239篇 |
2022年 | 2452篇 |
2021年 | 2618篇 |
2020年 | 2129篇 |
2019年 | 1902篇 |
2018年 | 1150篇 |
2017年 | 1547篇 |
2016年 | 1589篇 |
2015年 | 1710篇 |
2014年 | 2440篇 |
2013年 | 1963篇 |
2012年 | 2334篇 |
2011年 | 2062篇 |
2010年 | 1706篇 |
2009年 | 1537篇 |
2008年 | 1635篇 |
2007年 | 1202篇 |
2006年 | 1041篇 |
2005年 | 924篇 |
2004年 | 695篇 |
2003年 | 572篇 |
2002年 | 452篇 |
2001年 | 417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299篇 |
1998年 | 266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基于某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共轨喷射器对电磁铁布置空间及性能需求,开展内置式电磁铁设计开发。通过关键材料选型,磁感强度、吸力及动态响应仿真计算,完成电磁铁方案设计。针对关键结构设计,试制了不同方案的零件,对比分析其性能影响。通过性能测试台,实测样件电参数、静态吸力及动态响应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外径22 mm电磁铁采用18HR、16MnCrS磁性材料,满足喷射器总成布置要求和性能需求,其吸力不小于135 N,响应不大于160μs,计算数值与实测数值偏差不大于±5%。 相似文献
133.
以安徽水阳江流域(宣城段)为例,利用SWAT模型中国大气同化驱动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riving datasets for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model,CMADS)驱动SWAT模型对2010—2017年月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并分析“林长制”背景下的水文响应。模拟结果表明:CMADS数据集在研究流域适用性良好且模型不确定性低;在流域内近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区域内设置不同比例耕地或草地转化为林地的12种不同水文情境,结果表示,在12种情境下,流域蒸散发和深层渗透均增加,地表产流均减少。推行“林长制”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风电、光伏等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资源大规模并网,但其随机性、波动性及分散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多重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在日内调度模型中引入用户价格型需求响应,对用户负荷进行精准调控;采用基于蒙特卡罗与曼哈顿概率距离的场景生成与削减法处理风光出力、电价不确定性,减少日前日内出力偏差,再结合日前调度构成了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滚动优化得到日内优化调度结果。以湖南某小型虚拟电厂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能够精确预测风光出力及用户负荷,在有效抑制功率波动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140.
为了考察pH值、混凝剂与助凝剂投量、搅拌强度和絮凝时间等因素对混凝过程的综合影响,以硫酸铝作为混凝剂,PAM作为助凝剂对高岭土原水进行处理,以浊度、絮体平均粒径及分形维度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混凝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混凝机理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了包括所有参数在内的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当原水浊度为95.47 NTU时,在pH值为8.00、硫酸铝投量为21.47 mg/L、PAM投量为5.75 mg/L,搅拌强度为31.41 r/min,絮凝时间为19.37 min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87.42%,混凝效果极好。对建立的回归模型方程进行求导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权重,发现投药量(助凝剂、混凝剂)和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絮体的形态结构起决定作用;搅拌强度、絮凝时间等工况影响絮体形成速率和最终形态,对混凝效果影响较小。在最优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实验,实际浊度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66%,表明该模型对实际工程中优化工况以强化混凝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