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9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65篇
电工技术   173篇
综合类   389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47篇
机械仪表   528篇
建筑科学   710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8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46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8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31.
在减振器中采用电流变液,通过控制电场实时响应路面激励,提高客车对振动响应的智能性。基于车辆1/4动力学模型的分析表明,在0~25 Hz路面激励下,车身加速度、相对动载、悬架动挠度的共振响应峰值分别减小52.9%、52.6%、60.0%。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仿真结果表明,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减小0.37 m/s2,悬架动挠度值减小4.3 mm,轮胎变形量基本不变(仅约0.1 mm),实现了良好的减振性能,从而提高了行驶平顺性、被动悬架系统稳定性。不同路面状况下所需的场强幅值为3.5 kV/mm、能耗约为225 W,为配套电源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车载悬架性能检测与可调阻尼减震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强  王磊  谢伟东 《机床与液压》2003,(3):278-279,296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论述了基于被动悬架性能测试基础上的阻尼调节技术,建立了1/4车被动悬架的检测判别理论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仿真表明,能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为设计制造性能可靠高效的可调阻尼悬架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3.
Intelligent adaptive control for MIMO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 intelligent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This control system is comprised of a recurrent-cerebellar-model-articulation-controller (RCMAC) and an auxiliary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RCMAC is utilized to approximate a perfect controller, and the parameters of RCMAC are on-line tuned by the derived adaptive laws based on a Lyapunov function. The auxiliary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residual approximation error between the perfect controller and RCMAC. Finally, two MIMO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a mass–spring–damper mechanical system and a Chua’s chaotic circuit,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intelligent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can achieve favorable tracking performance with desired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34.
冲击载荷下磁流变阻尼器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中的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在高冲击、高速环境下,对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指标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冲击试验中,磁流变阻尼器表现出的阻尼力可调动态范闱的不足,利用Herschel-Bulkley的磁流变液非线性结构特性的平行平板恒流模型,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火炮反后坐装置应用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磁路设计准则,结合优化设计尺寸,对阻尼器活塞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阻尼通道处能产生足够大的磁场强度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35.
针对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系受多振源引发的振动问题,基于线性接触力和库伦摩擦力组成的叶尖碰摩力模型,建立综合考虑不平衡磁拉力、油膜力以及不平衡水力等外激励影响下的机组转子–转轮–轴承系统碰摩动力学模型。为抑制转轮叶片振动诱发的碰摩故障,将一种电流调节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引入系统,采用数值方法研究有无磁流变液阻尼器在不同转速及转轮质量偏心下对转轮振动的抑制规律。结果表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存在使原本复杂的系统响应形式变得有序,能够减弱机组在转速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转轮运动更为贴近同步周期运动形式;同时,可缩减因质量偏心变化造成的混沌行为并减小其振幅波动。磁流变液阻尼被动控制对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贯流式机组轴系减振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6.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DVA) is an effective device for suppressing resonant vibration of noisy machineries and structures. However, the optimum design of DVA requires precise tuning of the damping force in the DVA, which unfortunately is often not practical and prone to changes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a tunable electromagnetic shunt damper (EMSD) with different opposing magnet pairs configurations is tested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DVA. The optimum magnet pairs configuration is derived to provide the maximum damping force in the DVA. Bot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damping coefficient vari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magnet pairs in the EMSD. The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procedure of the DVA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ixed-points theory. The damping force generated by the EMSD can be readily adjusted by varying the external resistance of the EMSD. This i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report of th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described in the fixed-points theory. The proposed tunable EMSD can conveniently allow for onsite optimal tuning of DVA.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provides fine tuning of the damping coefficient of EMSD to achieve robust optimal DVA performance, even when subject to changes of external parasitic damping.  相似文献   
37.
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将威胁电网的稳定运行。由于具备较好滤波效果,LCL型滤波器常被作为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滤波器。鉴于近年来又有很多LCL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机理分析和抑制方法被提出,有必要进一步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多逆变器并网发电系统电路拓扑及等效电路。然后,梳理了频域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系统谐振机理分析中取得的新成果。接着,重点介绍了有源阻尼法、阻抗重塑法和采用有源阻尼器在系统谐振抑制方面的优点和局限性,揭示了虚拟电阻和陷波器的应用是上述方法的关键技术。同时,还分析了分层控制、控制器参数优化以及系统配置优化在系统谐振抑制方面的应用。最后,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趋势的角度,认为多逆变器并网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多参数和不同控制方法并用的复杂系统方向发展,需要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准确分析其谐振机理。对于多逆变器并网谐振的抑制方法而言,传统有源阻尼法、阻抗重塑法和有源阻尼器将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谐振在线监测技术或将成为该研究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8.
为了改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设计了一种多级蜿蜒磁路式磁流变阻尼器。该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导磁环和阻磁环的堆叠来引导磁感线的走向,迫使磁感线数次穿过磁流变阻尼器的节流通道,提高了节流通道的利用效率。建立了考虑磁流变液非线性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磁路分析,进而对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特性进行预测。将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与具有相同体积的传统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比较,包括可控阻尼力、等效阻尼和动态范围。结果显示在正弦激励速度为0.125m/s,并通入2.0A电流的情形下,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可控阻尼力为11 000N,约为传统磁流变阻尼器的2.3倍。此外,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并没有使零场情形下的阻尼力增大。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适用于广泛的工程减振应用。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在减速带激励下具有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系统汽车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汽车采用七自由度模型,磁流变阻尼器采用Sigmoid模型.根据第二类Lagrange方程建立了汽车振动微分方程,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以减速带高度为参数对汽车运动进行分岔分析,然后通过时间历程图、相位图、Poincaré截面分析了汽车在不同减速带高度时所呈现的不同运动形式,得到了系统发生混沌运动时减速带的高度范围,并分析了系统经拟周期运动通向混沌运动的途径.研究结果为汽车平顺性控制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0.
为了抑制由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振动,结合磁流变阻尼器和空气弹簧的变阻尼/刚度特性,设计了含内置永磁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基于电磁学原理,对内置永磁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建模.建立了1/4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野草入侵算法对常规模糊算法规则进行优化,开发了野草入侵-模糊混合控制策略对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的空气悬架进行半主动控制.为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磁流变空气悬架的半主动控制效果,进行了C级路面随机输入及凸块脉冲输入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知,野草入侵-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综合性能.并且通过台架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该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身振动加速度及悬架动挠度分别减小25.87%、3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