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23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Variational implicit surface mesh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to mesh implicit surfaces which produces meshes both with a good triangle aspect ratio as well as a good approximation quality. The number of vertices of the output mesh is defined by the end-user. For this goal, we perform a two-stage processing: an initialization step followed by an iterative optimization step. The initialization step consists in capturing the surface topology and allocating the vertex budget.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variational vertices relaxation and triangulation update. In addition a gradation parameter can be defined to adapt the mesh sampling to the curvature of the implicit surface. We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ach on synthetic models as well as real-world acquired data, and provide comparisons with previous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42.
提供了一套点接触齿面啮合分析的理论公式,这些公式不包含机床调整参数,只涉及到接触点相对于齿轮副的位置以及齿面的一阶和二阶参数。适用于齿面啮合的任何接触点。利用这些公式,能够非常方便地在设计齿面副参数的同时就对齿面进行啮合分析。此外,通过这些公式,从理论上清楚地阐明了点接触齿面副的失配机理,这对点接触齿面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以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啮合块、螺杆元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混合过程及混合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物料与添加剂的相互运动及变化过程。利用网格重叠技术和Ployflow软件对啮合块、螺杆元件的混合性能进行仿真,研究螺杆元件及不同转速下啮合块对应流体区域内的最大剪切应力,粒子在流体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分布、分布指数、分离尺度等。结果表明:在啮合块流道内的混合过程中,啮合区域的两种粒子进行分布混合,其他区域的粒子在轴向运动到第2片啮合块时开始被带入啮合区,与另一种粒子进行分布混合;在相同转速下,啮合块的混合性能优于螺杆元件,随着转速的提高,啮合块的分散混合性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4.
少齿差齿轮副在啮合时由于轮齿受载产生变形可能引发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情况[1],啮合齿对实际承担的载荷将下降。少齿差齿轮副啮合时存在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现象,且由于内外齿轮齿廓的凹凸曲率非常接近,啮合时齿面接触面积较大,接触力为分布力,在计算齿根弯曲应力时不宜按集中力处理,这些情况使得准确计算少齿差齿轮副的齿根弯曲应力变得复杂。现以大量有限元计算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这一情况,建立了适用于少齿差齿轮副齿根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5.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能同时满足高精度、大载荷要求的新型环面蜗杆传动.为获得啮合性能优良的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出综合考虑传动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对该新型传动的几何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对蜗杆副齿面啮合参数如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润滑角以及滚子自转角等的数值计算,分析表征传动啮合性能的齿面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该新型蜗杆传动优化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建立以蜗杆副的滚子自转角及齿面综合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传动齿面润滑角、蜗杆轴的强度与刚度以及几何不干涉等为约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数值实例表明,经过几何参数优化的蜗杆传动,其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6.
低渗透含水气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底见水不仅增加了地层流体渗流的复杂性,而且降低了水平井产量。以气水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气水两相运动方程,定义气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气水两相广义拟压力,考虑应力敏感、滑脱效应、紊流效应和表皮效应对气水同产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利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低渗透气藏中水平井气水两相三项式产能新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利用新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结果与实际产能测试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仅为5.13%,说明新公式精确可靠,且敏感性分析表明,水平气井产水量随着滑脱因子以及水气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启动压力梯度以及应力敏感指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启动压力梯度对产水量影响较小,若生产压差较大,启动压力梯度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7.
李汉武 《机械传动》2015,39(2):25-30
围绕提高传动效率的性能指标,对机械传动领域中一种新的以滚珠作为啮合齿的滚珠蜗杆副,在技术上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分析与比较,解析了该机构的传动原理,提出了该机构设计计算的基础公式,且以实例加以显示。  相似文献   
48.
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是齿轮设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传统的齿轮设计方法忽视了所选择的基本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首先从减少体积出发对圆柱齿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在此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啮合效率,进行再次优化,得到既减少体积又提高啮合效率的系列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9.
基于心形孔的Hy-Vo齿形链的啮合分析及其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Hy-Vo齿形链与链轮刚柔传动的啮合原理及其链轮滚刀与链轮的滚切原理,以Hy-Vo齿形链工作链板齿形视作滚刀法向齿形的设计理念,建立基于心形孔的Hy-Vo齿形链—链轮—刀具齿条的啮合设计体系;根据Hy-Vo齿形链链轮与刀具齿条的共轭啮合条件,提出当工作链板齿形角不等于渐开线齿形链轮压力角时的参数变换的啮合设计方法,并进行实例设计计算。通过171 h台架磨损试验,研究该新型Hy-Vo齿形链的耐磨特性,由于该新型Hy-Vo齿形链链板孔形状类似心形,组成异型销轴截面的各段圆弧均为外凸曲线,因而异型销轴与链板心形孔外侧曲线定位时,比圆形基准孔和长腰形基准孔更稳定,接触面积更大,该新型Hy-Vo齿形链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新的啮合设计体系和设计方法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提出一种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齿轮内、外调整垫片测选系统,其技术特征为应用相对测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在线采集主减速器壳体、主动齿轮及内、外轴承与刚性隔套之间距尺寸数据,准确快捷测选出内、外调整垫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