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6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电工技术   262篇
综合类   279篇
化学工业   589篇
金属工艺   294篇
机械仪表   660篇
建筑科学   140篇
矿业工程   99篇
能源动力   225篇
轻工业   174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10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4篇
冶金工业   83篇
原子能技术   233篇
自动化技术   10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 (YAG) is a promising topcoat material f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due to its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better CMAS (calcium-magnesium-alumino-silicate) resistance. YAG topcoats were deposited by suspension and solution precursor high-velocity oxy-fuel (HVOF) thermal spra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cessing, microstructure and fin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rough a range of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nd thermal cycling test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s-sprayed YAG topcoat from stoichiometric solution precursor (SP-YAG) had distributed pores and inter-splat boundaries, while the as-sprayed topcoat produced from suspension (S-YAG) had vertical and branched micro cracks, pores, and inter-splat boundaries. Both as-sprayed coatings were composed of amorphous phase, hexagonal yttrium aluminium perovskite (YAP) and cubic YAG. In thermal cycling tests, 20% of SP-YAG failure was reached after the 10th cycle; whereas, S-YAG reached the failure criteria between the 60th and 70th cycle. The failure of both the SP-YAG and the S-YAG topcoats occurred due to thermal stresses during the thermal cycling.  相似文献   
7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神经PID控制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三阶系统和实际被控对象的辨识模型NNI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神经PID控制策略。利用神经PID控制器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实现PID控制参数的自整定,利用BP网络的离线辨识,简化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婪堡,并在此基础上对论文提出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实践证明,神经PID控制策略能较好地解决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应用单片机和电容传感器技术来检测交流接触器铁芯气隙的快速测量仪。  相似文献   
74.
张奇峰  李晋  陆慧 《热处理》2002,17(4):33-35
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能量色用谱,俄歇电子能谱和X光电子能谱等多种方法分析了防锈铝板表面发生大面积腐蚀的原因,分析结果说明缝隙腐蚀是导致防锈铝板表面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设计思想,该系统采用分时复用的方法,利用PWM信号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6.
PWM电液比例放大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用单片机构成PWM电液比例放大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放大器能寻优PWM的频率,能补偿校正比例电磁铁固有的滞回,能输出多种时间——电流波形,对流过电磁铁的电流进行PID闭环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功耗小、成本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单晶铜线材载流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雨田  郭美华  许广济  史荣彬 《铸造技术》2006,27(12):1390-1394
在经改制过的MS-T3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黄铜为摩擦副,对热型连铸技术制备的单晶铜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电流对单晶铜导线载流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强度对单晶铜干摩擦磨损行为有显著影响。电流在0~15 A范围内,随着电流的增加,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电流较小时,接触电阻也比较小且较稳定;电流高时,接触电阻比较大,波动剧烈,而且有电弧出现。单晶铜导线在带电条件下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以及以电化学作用为主的氧化磨损或腐蚀磨损。  相似文献   
78.
Z512钻床数控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邓建新 《机床与液压》2007,35(5):240-242
针对企业电路板等板件钻削加工特点,结合Z512钻床现有条件,确定了钻床的数控化改造方案,介绍了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改造后的钻床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9.
张柁  张园  刘兴科  任鹏 《机床与液压》2022,50(19):27-31
某型飞机弹射试验中单点集中载荷较大,受试验场地条件和试验设备能力等因素限制,现有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集中大载荷加载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试验载荷大小、方向、加载位置、地轨承载能力、加载装置强度、质量、减载载荷等因素,通过多参数目标优化,得到满足试验需求的单点大载荷加载装置的最佳设计尺寸。研发的加载装置通过航向载荷主动卸载及垂向载荷卸载接口将大载荷优化分配,确保承载系统安全,实现集中大载荷的精准施加。所设计的单点集中大载荷加载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弹射载荷静力试验,试验加载中加载装置保持平稳,未发现破坏及目视可见变形,且试验测量数据与目标值相吻合,试验加载稳定性、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80.
王鑫  李炳  张战英  严文  范新会 《铸造技术》2005,26(9):785-787
用自制区域熔炼单晶化设备制备了直径为2.7 mm铜单晶线材,经过冷拔加工至直径为0.51 mm,采用信息产业部生产标准YD/T 1019-2001制成HSYV-5e 4×2×0.5数字通讯实心水平对绞电缆,分别对导体材料为变形单晶铜和普通无氧铜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变形单晶铜比普通无氧铜电缆的直流电阻低4.59%;变形铜单晶电缆对信号的衰减作用有明显的改善;单晶铜线材冷拔变形后显微组织存在变形孪晶和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