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1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93篇 |
化学工业 | 199篇 |
金属工艺 | 21篇 |
机械仪表 | 70篇 |
建筑科学 | 986篇 |
矿业工程 | 25篇 |
能源动力 | 131篇 |
轻工业 | 269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5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8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8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1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54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对皖南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内涵、形式以及建筑整体与空间环境关联等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了徽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特质,以求得对现代设计创作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项目的总结,从建筑形体构思、建筑细部和材料、建筑环境和内部空间等方面对现代文化中心类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进行阐述,目的是在文化中心类型的建筑设计中既表达鲜明的文化性,又适当地体现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将现代的建筑空间与功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在满足现代文化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适当体现地域传统文化。并对地域性的现代文化中心类建筑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3.
动漫作为我国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产业,在中国已经形成初步的规模。大批的国产动漫作品,大量的动漫制作基地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在这众多的动漫作品中很难有堪称典范的优良作品,各种动漫制作基地中也没有形成自己风格且悲声海内外的制作中心。这种现象的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源,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优良文化与动漫产业的分离与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4.
中药特性信息数据挖掘系统中的预处理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数据的不规范,使预处理成为数据挖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该文开发中药特性信息数据挖掘系统,介绍系统结构与挖掘流程,分析中药数据的特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噪声数据、中医药术语规范化、缺损数据处理、剂量单位规范化、作用度规一化、功效量化等。 相似文献
25.
26.
27.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8.
29.
文章借用“情景对话”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传统街道的空间分析中,研究独特的传统街道空间形态和场所意象;剖析了场景与情节的构成要素,以及其如何被空间体验中的人们强烈地感知并唤起人们共同的场所记忆;探讨了营造空间认同感、体验感的途径。以期对现代城市步行街的更新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0.
传统民居是我国古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民居既要保护传统风貌,又要提高居住舒适度,才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本文以重庆市安居古镇典型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典型民居平面功能及室内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调整功能布局和更新围护结构的综合集成改造措施。此外,本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改造前后室内热环境,结果表明,改造后室内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冬季典型日主要居住空间平均温度比改造前提高了1.18℃,夏季降低了1.4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