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7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基于共生理论的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是指在公园红线范围内含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其改造与更新的核心问题是平衡公园的保护传承与复兴发展,寻求二者的共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平衡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改造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的解读与启示,以江西省南屏瀚峰文化公园为例,分别从文化、功能和空间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共生策略与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242.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是城市再生项目,项目原址是一座具有80年历史的水厂,通过改造及功能置换成为文化艺术社区。设计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态自然环境、尊重历史痕迹、融入当代生活方式。设计突出3方面特色:1)以景观思维统筹规划、建筑、景观、艺术装置等多专业;2)景观设计突出系统性,形成了慢行系统、原址动植物生态系统、水生态自净化系统;3)严格控制设计强度,突出功能化、人文感。  相似文献   
243.
袁嘉  杜春兰 《风景园林》2020,27(4):50-55
城市植物景观的系统稳定性、观赏效果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正面临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保育研究为城市植物景观提供了增强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关键种对于城市植物景观的重要生态功能,综述国内外关键种的研究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体系的设计框架。从环境要素设计、关键种选择与吸引、植物筛选及种植、营巢生境与庇护生境设计、踏脚石生境与迁徙廊道设计等方面探讨关键种与城市植物景观协同共生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提供风景园林实践中以关键种与植物景观协同共生来提升城市植物景观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及“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归纳、设计框架和应用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244.
未来的汽车必定走向智能化。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智能化水平。因此,不妨从人与车交互的本能、行为和反思描述层次的心理学模型开始,以人车交互的角度来阐述未来汽车发展的具体方向。并由此提出一个过渡性的解决策略,即人车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245.
Semantic Web与Agent的共生及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浩  沈琦 《微机发展》2003,13(11):87-90
Web技术与Agent技术作为两种技术体系一直独立发展。但现在Web技术借鉴Agent技术的先进思想,基于Ontology对Web进行改造,提出了Semantic Web的概念。在Internet上必将是Semantic Web和Agent共同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解决Ontology的构造问题。文中在详细论述Semantic Web和Agent的基础上,探讨了Semantic Web与Agent的共生及融合关系,给出了共生及融合关系图,并设计了一个概念性的智能Web服务IWS模型。  相似文献   
246.
汪瑞霞  陈凯莉  黄伊涵 《包装工程》2022,43(4):80-94, 119
目的 对百年来国内外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论 乡村文化景观是一个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整体系统中的自然环境,还要关注因人而居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个体情感、民族记忆、身份认同都纳入其中,并进一步拓展思维,跨学科开展研究,未来的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记忆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7.
比较曝气头曝气以及膜曝气两种曝气方式支持的菌藻共生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以膜曝气为基础的MABAR对氨氮、总氮、磷、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负荷相对于以曝气头曝气为基础的HABAR,最高分别提升1.44、21.22、3.08、52.09 kg/m2/m3.藻类积累方面,MA...  相似文献   
248.
【目的】生物多样性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生态基础,无论是在乡村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还是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生物多样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变化、维持机制及保护策略亟待研究。【方法】通过综述国内外乡村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乡村生物多样性概念构架,探讨乡村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分析乡村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结果】乡村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既包括由非生物因子调节和生物因子调节的自然机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协同调节机制。【结论】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策略,并以重庆梁平区印屏村为例,进行乡村景观营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案例分析。最后,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49.
传统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以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为主,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但仍存在运行能耗高、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耐受性差等缺陷.菌-藻共生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低耗高效、抗冲击负荷及环境毒性耐受能力强等优势,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菌-藻共生生物膜形成过程及净水机理出发,介绍菌-藻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净水优势,综述菌-藻生...  相似文献   
250.
Nois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significant issues that affect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triggering of various stressors, including biological, chemic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or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trategie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This study presents a novel biomimetic and biophilic design of a lichen–Schwarz metamaterial (SLSM) that achieves multifunctional properties in noise attenuation and humidity control. The SLSM achieves acoustic and air humidifying multi-functions symbiotically through the use of 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 (TPMS) and naturally occurring organic lichen. To attain partial or complete sound-blocking capabilities at specific frequencies, a Schwarz meta-symbiont in SLSM requires a parametric design of unit cell characteristics prior to 3D printing. The SLSM structure mimics a biomimetic shell and meta-symbiotic exoskeleton that safeguards the inner symbiont lichen by transitioning it from a dry and brittle state to a hydrated and flexible state during humidity control. The symbiotic lichen in SLSM offers superior sound attenuation across a broader frequency range and adds a unique function of humidity control, which is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and multifunctional furniture in the forthcoming era of buil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