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22篇
  免费   6919篇
  国内免费   4114篇
电工技术   28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868篇
化学工业   14933篇
金属工艺   7403篇
机械仪表   4284篇
建筑科学   13753篇
矿业工程   3733篇
能源动力   2181篇
轻工业   4551篇
水利工程   2258篇
石油天然气   2485篇
武器工业   1012篇
无线电   29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709篇
冶金工业   5522篇
原子能技术   586篇
自动化技术   1763篇
  2024年   326篇
  2023年   962篇
  2022年   2008篇
  2021年   2526篇
  2020年   2444篇
  2019年   2010篇
  2018年   2035篇
  2017年   2704篇
  2016年   2717篇
  2015年   2702篇
  2014年   4231篇
  2013年   4528篇
  2012年   5150篇
  2011年   5494篇
  2010年   4221篇
  2009年   4528篇
  2008年   3981篇
  2007年   5362篇
  2006年   4850篇
  2005年   4320篇
  2004年   3590篇
  2003年   3202篇
  2002年   2717篇
  2001年   2279篇
  2000年   1980篇
  1999年   1646篇
  1998年   1263篇
  1997年   1028篇
  1996年   885篇
  1995年   722篇
  1994年   626篇
  1993年   481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9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矾土作为主原料,选择适当结合剂和添加剂,引入微粉技术,采用真空炼泥等工艺手段,研制成低水分抗热震高铝可塑料。该制品用作热媒加热炉衬里,显示出良好的耐高温和耐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2.
新型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纳米S iO2颗粒表面引入羟丙基氯活性基团,得到功能化S iO2颗粒,再将羟丙基氯化的S iO2颗粒交联固定在壳聚糖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纳米S iO2杂化材料(简称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研究杂化材料的热性能;考察了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和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能力。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微粒为纳米尺度的无机S iO2加强化的微粒,S iO2颗粒分散在材料中,形成均匀的表面;TG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热性能有所提高;沉降实验测得壳聚糖和杂化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沉降时间分别为130.3,68.5s,表明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比壳聚糖的沉降速率快了近一倍;杂化材料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量分别可达到0.289 3,1.445 6mm ol/g。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复合材料一体化钻井泵缸套在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通过对缸套内套材料成分和组织的优化研究,双液分时离心浇注工艺优化研究以及双液离心浇注工装开发,实现了新工艺缸套的产业化。与现行的热镶装双金属缸套工艺相比,采用新技术生产的缸套平均使用寿命超过750h,生产成本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54.
Ordered porosity metal materials belong to a relatively new class of porous materials named gasa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omplex physical phenomena in the production of gasars. Analyses for heat transfer, solidification kinetics and gas diffusion were coupl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gasar structure. Several criterial functions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t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he final structure. The computational outcome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 gasar ingots.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would provide approximately constant physical conditions on the solidification front. The structure sensitiveness of gasars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5.
在天然气井进行井下作业前,将暂堵剂挤入生产层位附近,以暂时封堵生产层,使地层压力不被释放,井筒内的压井液不污染地层,待施工作业结束后,及时进行解堵,确保天然气井不受伤害或少伤害,从而恢复天然气井的生产能力。针对天然气井大修作业时,经常补充压井液,由于作业时间长,大量压井液进入地层,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天然气井恢复生产困难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气井作业的屏蔽暂堵剂,具有污染小,易解堵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大修污染问题,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加氢装置的大型化,对加氢反应器的设计、主体材质的选用及制造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准则、主体材质(抗氢钢)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7.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碳钢、不锈钢、镀锌碳钢、铝、钛和铜挂片,在某企业不同部位投放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大气腐蚀试验,得出了在半年期中的腐蚀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每种金属材料的腐蚀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大气腐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
水力射孔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力射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完井方式,深穿透水力射孔技术辅助定向水力压裂可以实现油气层改造和油气井增产。但是,水力射孔套管会在孔眼处造成应力集中,使得局部应力过大而削弱了套管和水泥环的强度,可能会影响套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射孔套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力射孔后套管管体的应力分布,重点研究了水力射孔参数-孔密、孔径、孔深、射孔方位角等对套管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沿着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深穿透水力射孔,选择合适的孔密、孔径可将射孔对套管的损害降至最小。研究结果为提高水力射孔完井设计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一种用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高性能大尺寸粘接永磁体粘合强度的方法,及利用布氏硬度计的加载系统,实现100%检验粘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Mehta  Vipin  El Zarki  Magda 《Wireless Networks》2004,10(4):401-412
Communicating with sensors has long been limited either to wired connections or to proprieta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ing a ubiquitous and inexpens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Sensor Area Networks (SANs) will accelerate the extensive deployment of sensor technology. Bluetooth, an emerging, worldwide standard for inexpensive, lo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a viable choice for SANs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support for some of th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 low power, small form factor, low cost and 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range.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an approach, centered on the Bluetooth technology, to support a sensor network composed of fixed wireless sensors for health monitoring of highways, bridges and other civil infrastructures. We present a topology formation scheme that not on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traffic generated by different sensors but also the associated link strengths, buffer capacities and energy availability. The algorithm makes no particular assumptions as to the placement of nodes, and not all nodes need to be in radio proximity of each other. The output is a tree shaped scatternet rooted at the sensor hub (data logger) that is balanced in terms of traffic carried on each of the links. We also analyze the scheduling, routing and healing aspects of the resulting sensor-net top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