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2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477篇
电工技术   2717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079篇
化学工业   254篇
金属工艺   137篇
机械仪表   552篇
建筑科学   128篇
矿业工程   120篇
能源动力   152篇
轻工业   83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77篇
武器工业   145篇
无线电   41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2篇
冶金工业   78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108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由于传统的MIL-STD-1553B总线难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且更换现有总线代价过高,因此迫切需要在不影响现有基带通信的条件下升级1553B系统以提供高速通信接口。本文分析1553B的信道特性并据此选择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离散多音调制(DMT)作为扩展带宽的技术,基于离散多音调制,提出一个与现有通信相互兼容的扩展方案以显著提高传输速率,并对该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2.
波片位相延迟的精确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连科  李艺 《激光杂志》1990,11(4):178-180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以FPGA为核心控制器的高灰度级TFT-LCD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幅值-帧速率控制调制-空间混合灰度调制方法,首先将10 bit的R、G、B信号分割成高8 bit数据和低2 bit数据,低2 bit数据经过空间处理后平均分到4个相邻的8 bit数据上,然后把这8 bit数据继续分割成高6 bit数据和低2 bit数据,其中高6 bit数据用于幅值调制,低2 bit数据用于帧速率控制调制,从而实现1 024个灰度等级显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和较高的显示灰度等级。  相似文献   
64.
有源电光调制式高功率瞬态电场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态电场防护及应用技术的研究离不开瞬态电场测试系统;文中基于有源电光调制法,研制了一种高功率瞬态电场传感器;通过建立该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借助CST仿真建模,分别从频域和时域角度分析了传感器的接收特性,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最后利用脉冲噪声模拟器和吉赫兹横电磁波小室对研制的传感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接收天线为单极子天线,天线负载采用高阻时响应电压与被测电场场强成正比;研制的传感器带宽为10kHz~314MHz,可用于纳秒级高功率瞬态电场的时域测试。  相似文献   
65.
传统的数字DC-DC变换器采用多参数控制方法,因而增加了控制器设计的复杂度和硬件开销;一种单参数控制的数字变换器控制方法被提出,其数字补偿器由一个乘法查找表和一个加法器构成,使得执行数字控制律的逻辑电路得到显著简化;在分析了控制参数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后,提出了获得系统最佳瞬态性能的设计条件;基于所提的单参数控制方法,完成了数字Buck变换器的FPGA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在1MHz的开关频率下,对于1.8V的输出电压,电压纹波律小于1%,电压调整率为6mV/V,负载调节律为8mV/A;负载电流为0.3A时,转换效率高达91.9%。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视场高精度视觉测量的多红外目标靶点(红外LED)亮度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微控制器PIC16F873A和LED驱动芯片MAX6964作为核心器件,设计了可满足大空间范围内靶点亮度控制需求的多目标靶点控制驱动器。为了使LED在近距测量时的调节精度和远近距离测量时的发光亮度都能满足要求,根据MAX6964输出特点设计了PWM信号输出电路,并采用推挽电路驱动LED。实验证明,目标靶点在CCD相机上成像光斑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67.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均匀量化索引调制水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数字水印的稳健性与不可见性,将图像小波变换与量化索引调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均匀量化索引调制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将中频小波系数分成3×3的系数子块作为水印载体,对子块的系数均值采用非均匀量化索引调制,实现二值水印的嵌入。根据人类视觉特性,不同的系数子块采用不同的量化间隔并自适应于子块内相邻系数的差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透明性好,安全性高,对高斯白噪声、剪切、滤波以及JPEG压缩等常见攻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8.
为了有效地降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比特误码率,提出了纠错编码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结合.在经过噪声污染后,依据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性质,给出通过系统参数调节的二进制脉冲幅值调制(PAM)输入信号的渐近误码率公式,应用纠错码技术采用中间值估计的方法得到修正的比特误码率.数字仿真试验证实,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纠错码技术与参激随机共振技术的结合应用于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可以降低误码率,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相较于传统的脉宽调制技术,随机脉宽调制具备有效的谐波频谱分散能力,从而实现机电负载噪声的削弱。随机脉宽调制技术包括起步的随机开关调制、后续的随机脉冲位置与随机开关频率等3个基本方法。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整体发展,随机脉宽调制已从传统的载波调制逐渐拓展到空间矢量调制之中,应用范围日趋广泛,谐波频谱分散与功率谱峰值抑制的效果不断提升。同时,新的优化方案不断被提出,对谐波频谱及功率谱的分散效果亦在不断提高。梳理了随机脉宽调制的研究历程,总结了数种典型的随机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对未来随机脉宽调制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为随机脉宽调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ree arylthiophene derivatives namely: 2-(4-amidino-3-fluorophenyl)-5-[4-methoxy phenyl] thiophene dihydrochloride salt (MA-1217), 2-(4-amidinophenyl)-5-[4-chlorophenyl] thiophene dihydrochloride salt (MA-1316) and 2-(4-amidino-3-fluorophenyl)-5-[4-chlorophenyl]thiophene dihydrochloride salt (MA-1312) at C-steel in 1.0 mol·L-1 HCl interface us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Electrochemical and mass loss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IE) of the arylthiophene derivativ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and exhibited maximum efficiency 89% at 21×10-6 mol·L-1 (MA-1217) by mass loss method. The investigated arylthiophene derivatives obey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From polarization studies the arylthiophene derivatives act as mixed-type inhibitors. Surfac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and discussed. The mode of orientation and adsorption of inhibitor molecules on C-steel surface was studi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Quantum chemical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indices and binding energies confir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