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5篇
矿业工程   62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采煤机破碎机行星机构轴承固定螺栓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煤机破碎机行星机构轴承固定螺栓断口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螺栓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及工作状况,分析和探讨其断裂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破碎机的承载能力,延长破碎机工作寿命,保证设备稳定运转,减少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52.
电牵引采煤机水介质液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波  孙全兵 《矿山机械》2008,36(1):22-23
在电牵引采煤机的液压系统中采用水介质,符合当今流体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实现工作面的无油作业,减少污染和作业危险,降低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采煤机的结构和使用要求、工况特点及工作面设备配套情况,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对元件的选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热处理对HVOF WC-17Co涂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万昌  张峰  张佩  赵坤  李攀  魏汉军 《煤炭学报》2015,40(2):476-480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42CrMo钢表面制备了硬质WC-17Co耐磨涂层,分别在500,700,900,1 100 ℃保温1 h进行热处理,进而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涂层微观组织、相组成、硬度以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W2C相逐渐减少而非晶态的Co发生再结晶生成Co3W3C和Co6W6C;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00 ℃热处理后,WC硬质相增多,硬度最高;喷涂态WC-17Co涂层的耐磨性较差,900 ℃热处理后,析出的Co6W6C细小且弥散均匀分布,涂层的磨损量最小、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54.
采煤机自主定位及其对煤层信息的感知是采煤机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以山西某煤矿18201工作面为试验地点,利用震波CT探测技术对工作面煤层进行了精细勘探,构建了工作面煤层地理信息系统。以具有自动寻北功能的惯性导航装置、轴编码器为传感元件,开发了基于工作面地理信息系统的采煤机定位定姿装置。经过工作面试验,采煤机定位装置可实时测量采煤机行走轨迹、截割轨迹及其与煤层顶底板关系,实现了采煤机在工作面煤层三维地质环境中的定位与煤层地质信息的感知。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反馈机构间隙对采煤机液压系统的静态误差及闭环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4个运动副及其间隙在反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含反馈机构间隙的数字液压缸模型。通过比较间隙的负倒频曲线与线性部分奈奎斯特曲线的位置关系,发现间隙不影响系统稳定性。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导出各间隙引起的静态误差表达式,揭示影响静态误差的因素及规律。建立了数字液压缸的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试验验证了理论及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针对采煤工作面煤层的厚度变化、含夹矸和包裹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煤岩占比和岩层位置辨识的差异,致使采煤机在截割过程中会产生无效调整截割高度的情况,影响其可靠性和智能化技术水平。截割煤岩载荷特征及其关联截割状态的模型可以预测、修正和决策采煤机截割行为,提升采煤机智能化程度。借鉴多信息实时修正记忆截割与煤层三维地质信息建模等方法,提出了采煤机自主调高-调速二元协同控制模式及截割状态关联特征模型,考虑煤岩赋存条件以及滚筒相对煤岩层的位置和工作参数,划分滚筒截割过程为顺转截割、逆转截割、向和逆自由面截割以及截割顶底板和夹矸等截割状态,分析截齿截割煤岩的过程与状态,构建了向和逆自由面截割状态特征量的数学模型和截割顶底板位置与占比的识别定量载荷关联特征模型,给出了截齿垂直、平行于层理方向截割力的累计占比计算方法,通过旋转截割实验验证截割煤岩载荷特征模型的准确性。根据截割顶、底板、夹矸岩层前后载荷变化导致的截割电机电流变化规律与调高液压缸两腔压力的关联性变化规律,结合截割状态的关联载荷特征模型,修正与预测截割状态和岩层位置,确定了修正采煤机调高调速行为协调控制的截割状态特征参量。研究表明:向自由面截割煤岩断裂位置大于逆自由面的,向自由面易于破碎煤岩,且截割载荷与比能耗均小;分别获取截齿截割顶底板载荷增量与方向角,载荷增量均与岩层厚度呈正相关性,但截割顶底板方向存在明显差异;随截割夹矸岩层厚度增加,截齿截割载荷增大,且截割载荷与夹矸位置呈抛物线关系;给出截齿垂直和平行层理截割力特征值占比的度量,反映截割顶板易于截割底板的特征;截齿向自由面截割煤岩理论和实验的截割阻力功特征值、断裂位置和断裂崩落线与截割点垂线夹角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10%,3.37%和8.07%,验证了截割煤岩状态特征量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通过给出融合载荷特征的截割状态修正与煤岩状态识别的理论基础描述,为进一步精准实现智能化采煤机调高-调速二元协调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7.
刘蕾 《中州煤炭》2022,(7):249-253
由于国家对煤层资源的大量需求,需要不断加大对煤矿的开采力度。为了提高采煤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对特殊煤层地质条件下的采煤机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单刀头采煤机开采煤炭的设计思路。以采煤机单刀头开采过程为研究工况,分析了单刀头设计的合理化以及对开采煤炭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工程实践得出,单刀头开采与原开采方式相比,在煤层开采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研究为矿井机械装备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8.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齿轮的工作状态影响着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对齿轮故障监测与诊断进行研究,采用CATIA建立故障齿轮模型,利用仿真软件ADAMS与COMSOL仿真齿轮啮合瞬间产生的振动与声发射信号,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BP神经网络对采煤机截割部齿轮故障进行诊断。仿真结果表明,振动与声发射融合对微小齿轮裂纹的识别具有较高准确性,对采煤机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苗春光 《煤炭技术》2022,(1):207-209
结合中国神华多处千万吨井工矿和露天矿的生产经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采方法,将井工矿双滚筒采煤机应用于露天煤矿开采,并通过方案设计、采煤成本的对比、故障率对比、经济性分析等,对双滚筒采煤机应用到露天开采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双滚筒采煤机应用于露天煤矿开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较传统的露天矿电铲开采降低了开采成本、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操作安全性,也为设备的无人化、智能化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新型露天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60.
屈福海 《工矿自动化》2011,37(2):106-108
介绍了12CM15型连续采煤机电动机的各种电气及机械保护技术,以及日常维护保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