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5篇
  免费   2474篇
  国内免费   2192篇
电工技术   193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031篇
化学工业   1085篇
金属工艺   856篇
机械仪表   1941篇
建筑科学   1447篇
矿业工程   754篇
能源动力   521篇
轻工业   453篇
水利工程   599篇
石油天然气   1066篇
武器工业   327篇
无线电   35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0篇
冶金工业   626篇
原子能技术   190篇
自动化技术   12739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662篇
  2020年   685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760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1683篇
  2013年   1453篇
  2012年   1985篇
  2011年   2308篇
  2010年   1774篇
  2009年   1746篇
  2008年   1905篇
  2007年   2294篇
  2006年   1948篇
  2005年   1765篇
  2004年   1389篇
  2003年   1358篇
  2002年   1031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490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空空导弹引信模块化、软件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空空导弹引信模块化和软件化的技术涵义,描述了几种按模块化,软件化和数字化设计的引信模式及其技术本质,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组件对象模型(COM)是开发和使用组件组装程序的标准,通过GUID来标记COM对象.一个组件包合多个COM对象,每个COM对象可实现多个接口.活动模板库(ATL)是一组基于C 模板的类,提供了许多基本COM接口的内置支持,用于简化COM组件的创建.通信对抗系统由信号源、编码器、发射机、信道、干扰机、接收机、解码器和分析评估显示等模块组成,基于COM的仿真软件中将其设计为3大类组件,并为主程序(即客户)调用的服务提供了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参数设置、开始执行仿真、数据处理完毕等5个统一接口,通过组合就可得到不同类型的通信对抗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993.
多学科软件集成是实现MDO的基础,针对设计分析软件的不同类型特点,提出了以标准数据交换实现多学科软件集成的方式,分析了常用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和基于标准数据交换格式的MDO结构,实现了基于UG二次开发的标准数据交换的多学科软件集成接口,并以简单机翼设计的CAD-气动分析为例对接口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一种新型β射线电离式气体流量计.该流量计基于标记分子法测气体流速,通过硬件模拟电路对所得微弱电流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A/D转换输入计算机,由软件寻峰定时,实现对大管径高温气体流量的非接触测量.设计并制作了硬件电路,给出了详细的软件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995.
车辆事故预测是避免道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使用的事故数据集只包含地理情况、环境情况、交通情况等宏观因素,或者只包含车辆行为和驾驶员行为等微观因素.因为很难收集到同时包含2类因素的事故数据集,很少有研究将这2类因素结合起来,然而车辆事故往往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没有可以用于预测的事故发生概率标签,所以目前多数的研究关注点只是在于事故是否发生而不能得到准确的概率值.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下,驾驶员需要的是不同级别的危险预警信号,而这种信号正是应该由事故概率值决定的.2019年发布的事故宏观因素数据集OSU(Ohio State University)与宏观因素数据集FARS(fatality analysis reporting system)和微观因素数据集SHRP2(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2)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为它们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因此,首先得到了一个同时包含宏观和微观因素的数据集,其中事故数据(正样本)融合自OSU、FARS数据集,以及与SHRP2分布相同的数据集Sim-SHRP2(simulated 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2),而安全驾驶数据(负样本)则由自己驾驶汽车获得.然后,针对收集到的数据中没有概率标签的问题,还设计了一个概率级别的无监督深度学习框架来预测准确的概率值,该框架使用迭代的方式为数据集生成准确的概率标签,并使用这些概率标签来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使用所得到的数据集来灵敏而准确地预测车辆事故.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低轮PRESENT的代数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卜凡  金晨辉 《计算机工程》2010,36(6):128-130
基于MiniSAT 2.0软件,研究对低轮PRESENT的代数攻击问题。提出将S盒表示为单项式个数较少的无冗余等效方程组的方法,将PRESENT的S盒表示为由14个单项式个数均≤6的8元布尔方程构成的等效方程组,并基于不同的已知明文量,利用MiniSAT软件对PRESENT进行代数攻击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攻击效果。实验表明,在已知明文条件下可以在121 h内求出80 bit密钥的5轮PRESENT的全部密钥比特,在选择明文条件下可以在203 h内求出6轮PRESENT的全部密钥比特。  相似文献   
997.
软件可信评估研究综述:标准、模型与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攸关软件的可信性关乎生命安全和财产保全,因此,分析评价软件可信性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即软件可信评估)至关重要.软件可信评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度量软件的质量,对软件生产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可信评估管理中涉及到的标准、模型和工具,而非关注软件度量本身.首先分析对比了软件可信性、可信评估的定义,并在研究了与可信性密切相关的软件质量的联系与区别之后,从相关国际标准、评估涉及的模型(包括质量属性模型、证据模型、分级规范等)以及软件工具支持等方面综述了软件可信评估研究工作.并且区分了这些方面中领域相关、领域无关的不同之处.目前软件可信评估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开发了若干工具辅助进行可信评估,但仍需在通用性、可伸缩性等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XYZ/ADL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雪阳  唐稚松 《软件学报》2003,14(4):713-720
  相似文献   
999.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content filtering software (ICFS) has led to intense debate among civil liberties group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hip in fiv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adopter categories and users’ adoption of ICFS. The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how membership in the five adopter categories (innovators, early adopters, early majority adopters, late majority adopters, and laggards) affects user perceptions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software as well as parental attitudes towards their children’s Internet use.  相似文献   
1000.
Self-adaptive software is capable of evaluating and changing its own behavior, whenever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software is not accomplishing what it was intended to do, or when better functionality or performance may be possible. The topic of system adaptivit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since the mid-60s and, over the past decade, several application areas and 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self-adaptivity have assumed greater importance. In all these initiatives, software has become the common element that introduces self-adaptability. Thus, the investigation of systematic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develop self-adaptive systems that may ideally be applied across multiple domains.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recent progress on self-adaptivi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mputer sciences and cyberne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arching, integrated view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Moreover, variou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urrently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self-adaptive system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some European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projects. Finally, the main bottlenecks fo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elf-adaptive technology, as well as a set of key research issues on this topic, are precisely identified, in order to overcome current constraints on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elf-adaptivity in its emerging areas of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