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02篇
机械仪表   144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55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A new method for sum and difference beam pattern synthesis with low sidelobe is proposed.In the situation of phase taper weighting,it makes use of Fourier transform pair relationship existing between the array factor and the element excitations and uses a loop iterative way to derive the array element excitations according to given array factor.The iteration does not stop until the array element excitations meet the initial sidelobe requirements.The method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methods,such as more searching times,larger amount of calculation and poor robustness.In addition,it can also synthesize the low sidelobe pattern in case of element failures.Simulation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592.
利用在圆柱度仪上采用两截面和多截面测量法测得的数据,建立适用于圆柱体锥度评定的几种模型,并建立了圆柱体端面和径向跳动在圆柱度仪上测量与评定的模型。  相似文献   
593.
测量锥螺纹中径的图像“三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的螺纹三针测量原理与图像测量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CCD图像的锥螺纹中径参数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并对图像三针测量法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594.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boundaries of shaft movement in a conical slider bear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porous layer on its working surface is develope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aper angle and porous layer permeability on the dependences determining the stability boundaries of the bearing operation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95.
曾宪文  孙启国  吕洪波 《机械》2013,(12):29-32
根据一种新的油气混合原理,在混合腔体中加入一个锥形体,设计了一种新型油气混合器,并利用FLUENT对三种不同混合体锥度的油气混合器内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锥体锥度对油气两相环状流的形成和周向分布均匀性有一定影响;选择合理的锥度有利于提高混合器性能。  相似文献   
596.
锥度数控线切割CTW系列机床的主要特点是,丝架导轮微量坐标u,v轴的移动采用独特的四杆连接技术,及无反向间隙补偿的双片齿轮消隙机构,实现工件精密锥度加工.锥度加工前后的走丝机构、导轮调整和坐标工作台移动参数等的介绍,以及在快走丝往复加工时频繁断丝原因分析,为更好掌握锥度线切割加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7.
针对小锥角2219铝合金锥度壁板的成形精度控制,结合四轴卷板机的结构特点及产品精度要求,理论核算了单侧轴两缸高度差异,建立了小锥角2219铝合金锥度壁板型面与单侧轴倾斜角度的关系。通过研究不同单侧轴倾斜角度工艺参数,探究其对小锥角锥度壁板成形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侧轴两缸高度差异较大及同等条件下,小端由于受到卷锥装置挤压,优先达到曲率半径,当侧轴两缸高度差异减小时,改变大端变形趋势,增加大端塑性变形比例,可实现大、小端曲率半径控制。当上、下轴夹持间隙为20 mm时,1缸距离为250 mm、2缸距离为300 mm,小锥角锥度壁板成形精度控制在1. 5 mm以内,满足弧度间隙及直线度要求。  相似文献   
598.
皮秒激光加工具有峰值能量高、脉冲作用时间短等特点,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孔切割的重要手段。但是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的热物性存在较大差异,激光脉冲能量累积与传导行为,致使热损伤难以避免。本文提出一种CFRP硅油辅助皮秒激光制孔工艺,研究硅油对孔内部缺陷、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孔圆度及锥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皮秒激光制孔相比,硅油辅助制孔质量显著提高:切口处无基体损伤,孔内壁面无裂纹,仍存在轻微的纤维裸露;孔表面HAZ减至41μm(重复频率200kHz、扫描速度1800mm/s);激光重复频率200kHz、扫描速度600mm/s时锥度减小1609。综上,硅油有助于调控CFRP激光制孔损伤:改善微观缺陷,抑制热影响区,降低锥度等。  相似文献   
599.
目的 提高冷风发酵房内气流的均匀性。方法 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平均速度和速度不均匀系数为评价指标,在供风量不变的条件下,探究进风管锥度对各送风口风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同供风方式下发酵房横截面内气流速度的分布特点,并构建循环供风方式,分析一个周期内各供风方式的最佳时间占比。结果 随着进风管锥度的增大,始端送风口风量逐渐减小而末端逐渐增大,当锥度为7∶5时,进风管送风均匀性最好;相比于双侧供风,单侧供风平均速度大,有利于水分蒸发,但流场均匀性不好,降低了物料品质;在循环供风方式中,当双侧、左侧、右侧供风在1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间占比分别为64%,18%,18%时,流场速度均匀性最好,相比于单一的双侧供风提高了16.4%,平均速度提高了13.2%。结论 通过对进风管锥度以及供风方式的改进,提高了冷风发酵房内气流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00.
目的 明确在相同的研磨液配比、磨料类型,不同的研磨盘转速、研磨装置施加的载荷、磨粒粒径下,陶瓷球研磨轨迹对陶瓷球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锥形研磨法加工的氮化硅陶瓷球的最优研磨参数,提高陶瓷球的表面质量。方法 首先建立研磨盘和氮化硅陶瓷球的相对运动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不同研磨参数的下氮化硅陶瓷球的研磨轨迹,分析得到研磨参数和研磨轨迹的变化关系;再利用锥形研磨装置进行单因素实验验证,参与实验的3个变量设定为磨粒型号(粒径)、研磨盘转速和研磨装置施加载荷,将实验结果取样,通过粗糙度仪测量球体的表面粗糙度,用扫描电镜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检测研磨后的陶瓷球表面形貌,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探究研磨参数对加工后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 将不同仿真轨迹下得到的研磨参数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相结合,得到了最佳的研磨参数,即研磨盘转速为50 r/min,施加的载荷为1.30 N,磨粒类型为W7。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陶瓷球表面的粗糙度为0.009 6 μm,基本能达到实际生产中对G3级精度全陶瓷球的质量要求。结论 陶瓷球的表面质量受到研磨盘转速、研磨装置施加载荷及磨粒粒径的影响较大,由仿真分析和实验结合可知,在研磨过程中随着磨粒粒径的减小,以及研磨盘转速和载荷的下降,陶瓷球的研磨轨迹趋于稀疏,表面粗糙度Ra呈下降趋势。研磨氮化硅陶瓷球时取粒径较小的磨粒,以较低的研磨盘转速和较小的研磨装置施加载荷有利于提高其表面质量。此研究成果对提高陶瓷球的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