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60篇 |
免费 | 2439篇 |
国内免费 | 117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677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514篇 |
化学工业 | 617篇 |
金属工艺 | 2014篇 |
机械仪表 | 6110篇 |
建筑科学 | 679篇 |
矿业工程 | 1198篇 |
能源动力 | 487篇 |
轻工业 | 290篇 |
水利工程 | 444篇 |
石油天然气 | 496篇 |
武器工业 | 320篇 |
无线电 | 29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62篇 |
冶金工业 | 841篇 |
原子能技术 | 107篇 |
自动化技术 | 26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290篇 |
2022年 | 509篇 |
2021年 | 600篇 |
2020年 | 600篇 |
2019年 | 453篇 |
2018年 | 519篇 |
2017年 | 671篇 |
2016年 | 840篇 |
2015年 | 1012篇 |
2014年 | 1484篇 |
2013年 | 1279篇 |
2012年 | 1883篇 |
2011年 | 2049篇 |
2010年 | 1517篇 |
2009年 | 1534篇 |
2008年 | 1333篇 |
2007年 | 1830篇 |
2006年 | 1618篇 |
2005年 | 1329篇 |
2004年 | 1053篇 |
2003年 | 1015篇 |
2002年 | 792篇 |
2001年 | 662篇 |
2000年 | 596篇 |
1999年 | 469篇 |
1998年 | 368篇 |
1997年 | 318篇 |
1996年 | 283篇 |
1995年 | 224篇 |
1994年 | 187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107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83.
可控串联补偿(TCSC)是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典型代表,基于适当的控制策略TCSC能快速连续地调节输电线路电抗,减小因功率输送引起的电压降和功角差,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TCSC技术,主要分析TCSC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TCSC在现代电网中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4.
汽轮机补偿式胀差测量采用安装双传感器的方法来实现,但一般的补偿式胀差测量对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有十分苛刻的要求,为此在胀差监视器中引入含剪切因子β的补偿式胀差算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测量误差问题,因而降低了传感器对安装精度的要求,简化了传感器的安装,避免了因传感器问题引起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85.
86.
受端电网静态/动态无功补偿综合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可同时考虑静态与动态无功补偿的无功补偿优化模型.在对负荷裕度的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构造电压崩溃的概率模型.对电压崩溃动态过程进行概率分析,对暂态和稳态过程中对电压稳定和电压质量有所影响的因素进行经济量化,提出了稳态运行费用和暂态运行费用的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无功补偿综合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仿真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迭代求解最优补偿容量.华南某电网实际算例中的应用表明,综合无功补偿优化的结果具有最小的年运行费用和最大的故障后负荷裕度,可以显著改善受端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7.
为了减小配电网中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投切时所引起的涌流和过电压,对电容器组的投切过程及其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采用普通接触器的投切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特性,通过二极管支路预先使三相电容器中的两相充电,使得一个周期内三相电压波形存在唯一一个同时过零点.在该过零点投入电容器组,能有效降低合闸涌流及过电压.仿真表明,采用该策略投切电容器,电容器合闸涌流被限制在2.5 p.u.以下,电压波形畸变很小.通过添加二极管支路预充电能有效地改善电容器组投切时的暂态性能,从而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8.
为了实时动态地消除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带来的计量误差,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自动补偿进行了研究.在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补偿原理,进行了系统硬、软件设计.通过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实时跟踪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变化,实时调整信号放大倍数,实现动态补偿和阻抗匹配.模拟补偿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均表明:在额定线电压为100 V的情况下,无论线路电阻在0.3~5ù的规定范围内如何变化,补偿后合成电压均小于144mV,即符合"不大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25%"这一规定标准,且其角差小于1′.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