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8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篇 |
综合类 | 413篇 |
化学工业 | 4817篇 |
金属工艺 | 107篇 |
机械仪表 | 32篇 |
建筑科学 | 378篇 |
矿业工程 | 38篇 |
能源动力 | 10篇 |
轻工业 | 660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461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1篇 |
冶金工业 | 39篇 |
原子能技术 | 63篇 |
自动化技术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332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72篇 |
2011年 | 373篇 |
2010年 | 369篇 |
2009年 | 405篇 |
2008年 | 448篇 |
2007年 | 426篇 |
2006年 | 461篇 |
2005年 | 474篇 |
2004年 | 475篇 |
2003年 | 389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对胶粘剂中丙烯酸正丁酯在Tenax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比较了欧盟标准规定的转化条件下不同模拟物中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情况和迁移机理。结果表明,Tenax中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迁移达到平衡(175℃除外);20℃下目标物的迁移长期处于"吸附-脱附"的动态平衡中;70℃下随着时间增长迁移量不断上升,72h后达到平衡;100℃和175℃下Tenax在短时间内快速吸附目标物,之后发生脱附迁移量下降;当模拟物为Tenax,70℃,72 h时,胶粘剂中丙烯酸正丁酯达到迁移平衡时的迁移量最大,为65.16μg/kg。转化条件下95%乙醇、异辛烷和Tenax中目标物的迁移量均大于橄榄油的结果,且结果差异较大,其中Tenax的结果与橄榄油最接近,在低温条件下(20℃,70℃)差距较小,相对偏差在0.6%~5.1%之间。结果证明,丙烯酸正丁酯在Tenax中的迁移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迁移量并非随着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使用替代模拟物进行迁移试验所获得的结果"高估"了实际情况下的迁移量,因此需依据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模拟物,才能对材料进行准确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2.
83.
根据文献合成了酸性皂洗剂马来酸酐丙烯酸(简称马丙)聚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的酸性皂洗中。分析了马来酸酐与丙烯酸质量比、马来酸酐丙烯酸聚合物用量、pH调节剂、pH值、洗涤工艺以及活性染料用量和结构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常规肥皂洗涤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丙烯酸质量比选择为3:7,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至4.50,对于浅色织物(染料用量3%),马丙聚合物最佳用量为2 g/L;对于深色织物(染料用量7%),马丙聚合物最佳用量为3 g/L;酸性皂洗剂洗涤后,织物K/S值、色泽饱和度以及各项色牢度较高;且工艺流程相比,马丙聚合物酸性皂洗比常规肥皂皂洗可省去3道冷水洗和1道热酸洗。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含双键β-环糊精单体的制备效率及丰富其种类,本文通过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反应合成三种分子中含乙烯功能团的β-环糊精单体。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单-6-对甲基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6-OTs)和乙二胺(EDA)反应引入活泼氨基,再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活化剂,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缚酸剂,分别与丙烯酸、丁香酸衍生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分子中含双键的β-环糊精单体;以NaH为催化剂,3-溴丙烯为化学改性剂,合成分子中含烯丙基的β-环糊精衍生物;利用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对三种单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按照β-CD-6-E (1.0 eq)、AAc/SA-AC (1.2 eq)、HOBT (1.2 eq)、DIPEA (3.3 eq)、EDCI (1.5 eq)和β-CD (1.0 eq)、NaH (20 eq)、3-溴丙烯(2.9 eq)的投料比进行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反应。表征结果表明,双键均键合至β-环糊精分子中,得到了单取代产物6-丙烯酰乙二胺-β-环糊精(β-CD-6-EA)和6-丙烯酰化丁香酸-β-环糊精(β-CD-6-SA-AC),和以双取代为主的6-O-烯丙基-β-环糊精(Allyl-β-CD)。因此,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含双键环糊精单体,不仅操作简单、效率高,还增加了可聚合环糊精单体的种类和数量,为今后制备各种功能的环糊精高聚物提供了应用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85.
将漆酶应用于染液及皂洗废液的脱色降解中。实验发现,漆酶对0.1 g/L活性红BES纯染液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漆酶用量1.25 g/L,pH值6.5,温度60 ℃,时间25 min。漆酶对含金属偶氮结构的活性染料脱色活性最好,对单偶氮、双偶氮、蒽醌结构的次之;对铜酞菁结构的几乎没有脱色效果。盐(硫酸钠)和肥皂对漆酶脱色活性抑制作用较小,但马丙的抑制作用较大。为提高漆酶对马丙皂洗废液的脱色效果,可通过加入添加剂进行改善,加入0.01 mol/L 的CaCl2后马丙皂洗废液的脱色率可由30.14%提高至51.62%,其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酸铜的加入也会对漆酶脱色效果略有增强,但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却不能。 相似文献
8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纳米SiO2复合粒子,再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乳液。研究了KH570改性MWCNTs/SiO2的用量对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稳定性、膜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纳米SiO2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KH570改性MWCNTs/SiO2用量的增加,膜的抗张强度增大,与普通丙烯酸树脂相比,当其用量为0.04%时,抗张强度提高了34.2%,耐水性变好;当其用量为0.04%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与普通丙烯酸树脂相比,碳纳米管/纳米SiO2改性丙烯酸树脂膜的耐热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7.
高吸水树脂因其优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为实现柚子皮的废物利用,优化高吸水树脂的生产工艺,研究以天然无毒的柚子皮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为接枝单体,司班-80为分散剂,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性和吸生理盐水性能良好的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司班-80用量、引发剂用量、柚皮粉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油水质量比对树脂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司班-80用量为单体的6.7%,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5%,柚皮粉:丙烯酸为1:5,交联剂为单体的0.67%,丙烯酸中和度40%,油水比2:1,反应温度80℃条件下,树脂对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最大吸液倍率可达362.29 g/g和42.49 g/g。 相似文献
88.
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在WPUA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反应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通过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后,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纳米SiO2进行包覆反应,进行二次改性,最终得到稳定的纳米SiO2分散液。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将此SiO2分散液应用到WPUA(水性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得到了稳定的SiO2-PUA复合乳液。经检测,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涂膜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对亚麻织物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用量、UV能量、UV波长、丙烯酸钠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机制。FT-IR谱图在1 715 cm-1处增加了-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光接枝丙烯酸反应的发生。SEM照片显示出光接枝亚麻织物表面出现覆盖物和纤维间的黏连。接枝率随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达到60%时,接枝率增幅不大。当光引发剂的用量为2%,UV能量为0.76 J/cm2时,接枝率较高。UV波长对接枝率的影响与光引发剂的UV吸收性有关。丙烯酸单体中存在丙烯酸钠会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