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兼论茜洋村的聚落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02,20(1):79-82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建筑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建造房屋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必然作用于建筑之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也必然反映在建筑的营造意识之中。该文从分析比较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与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入手,以小小山村茜洋村为实例,论述蕴含在人类聚落环境中,在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72.
伴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开发整理为缓解辽宁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总量还略有增加.但辽宁省土地整理在法规政策、组织管理、资金与技术等方面仍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管理系统、强化有序管理、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为辽宁省以及全国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与天地参,居山水间——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人居寄托了人们的家园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福州是公认的传统人居的典范,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中仍缺少对其人地关系的系统性解读。本研究借鉴并完善乡土景观层状叠加体系,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探讨福州山水风景的主要成就,以期展现古人与天地参的实践经验与思维建构。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形态的科学内涵、社会价值与文化意蕴,也有助于维护和发展中国独特的山水风景  相似文献   
74.
我国大城市近郊区往往同时面临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实际建设中的无序性等多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一直成为大城市郊区治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人地关系分析、区域创新、城市治理三位一体的大城市郊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思路.其中,人地关系分析是基础、区域创新系统是地方政府的新目标、城市治理则是实现这个新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5.
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对人地关系的时空合理调控。"十二五"期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如何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做出有效响应与支撑,需要对其内在特征与变量给出科学判断。为此,基于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上海全域人地关系格局与分布惯性、空间转型面临矛盾与时机、未来空间发展情景与策略3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行一种思路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76.
徐桐 《风景园林》2022,29(4):8-9
我们讨论国土景观遗产系统,源于一个基本求知问题:将景观作为国土空间的人工介入方法,除了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之外,是否还有另一视野-景观保护(landscape conservation)尚待更多探索?而这样设问,又建立在如下的基本认知之上:国土景观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地表可视景象,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人地关系,且这个人地关系是变动不居的。  相似文献   
77.
汪秋菊  彭苏萍 《煤炭学报》2022,47(6):2150-2160
加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相关成果;针对目前研究缺乏“人地关系”视角和忽视游憩化利用的动态性等问题,阐释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人地”关系内涵,揭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实质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游憩功能重构,来协调废弃矿区再利用中涉及的“人”与自然环境中“地”关系,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矛盾阶段、调和阶段和协调阶段。在“人”需求推动下,废弃矿区通过资源化、资本化、产业化和区域化,逐步演化成为“人地”关系和谐的新型休闲游憩功能空间。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未来研究应遵循“人”-“地”-“人地关系”的研究框架,研究“人”的动机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剖析“地”的休闲游憩资源的构成及废弃矿区转换成为休闲游憩空间的条件;探讨“人地关系”和谐下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模式、作用机制及其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