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68篇 |
免费 | 1067篇 |
国内免费 | 6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1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111篇 |
化学工业 | 644篇 |
金属工艺 | 149篇 |
机械仪表 | 277篇 |
建筑科学 | 11344篇 |
矿业工程 | 3101篇 |
能源动力 | 538篇 |
轻工业 | 285篇 |
水利工程 | 3721篇 |
石油天然气 | 909篇 |
武器工业 | 55篇 |
无线电 | 4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78篇 |
冶金工业 | 488篇 |
原子能技术 | 135篇 |
自动化技术 | 4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1篇 |
2023年 | 732篇 |
2022年 | 953篇 |
2021年 | 1248篇 |
2020年 | 670篇 |
2019年 | 690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509篇 |
2016年 | 602篇 |
2015年 | 839篇 |
2014年 | 1631篇 |
2013年 | 1245篇 |
2012年 | 1520篇 |
2011年 | 1403篇 |
2010年 | 1261篇 |
2009年 | 1315篇 |
2008年 | 1288篇 |
2007年 | 1025篇 |
2006年 | 1097篇 |
2005年 | 1048篇 |
2004年 | 972篇 |
2003年 | 718篇 |
2002年 | 689篇 |
2001年 | 556篇 |
2000年 | 563篇 |
1999年 | 403篇 |
1998年 | 418篇 |
1997年 | 297篇 |
1996年 | 310篇 |
1995年 | 350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67篇 |
1992年 | 241篇 |
1991年 | 212篇 |
1990年 | 242篇 |
1989年 | 16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2.
993.
随着地下连续墙的广泛应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保证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顺利完成吊装作业,在吊装前采用弯矩平衡原理等力学方法,对地下连续墙吊装的设备选型、工具强度以及吊点位置等进行计算,验证了拟采用设备规格及参数均满足吊装安全及质量要求,既避免了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也为后续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吊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开孔灌浆后,需对灌浆孔严密封堵,处理不好会对工程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在总结国内外灌浆孔常用封堵方案基础上,以某水电站地下埋管为例,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灌浆开孔后管壁应力集中现象,研究了补强板厚度及堵头坡口深度对压力钢管灌浆孔应力集中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程度随补强板厚度及堵头坡口深度增加递减,堵头坡口深度对其影响更加敏感。对于地下埋管管壁上开灌浆孔的非高强钢,建议灌浆后孔口进行封堵,补强板厚度宜与钢管壁厚相同,并适当增加坡口深度。当钢管壁厚较大时,堵头坡口深度宜不小于钢管壁厚的1/4~1/3。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设有大型地下车库的住宅小区排水方式的讨论,介绍了排水管在地下车库顶板下敷设、排水管在地下车库顶板上的覆土内敷设、污水和雨水排至地下室集水池等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上海某小区排水方式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溪洛渡地下厂房三大洞室围岩稳定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溪洛渡地下厂房三大洞室规模巨大,施工期洞室围岩稳定性监控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施工前依据前期科研成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案,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支护质量,适时开展监测资料分析和监测成果反分析,跟踪洞室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范围发展过程.根据监测与反分析成果,定期对建筑物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局部可能失稳的岩体及时加强支护.开挖完成后,围岩位移的发展和破坏深度及支护设施应力总体较小,围岩整体稳定状态良好,局部围岩加强支护后较好地控制了位移. 相似文献
998.
999.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于卸荷岩体理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洞室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以桩号厂右0+000.0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卸荷区的划分,分析围岩在开挖、卸荷、加固各工况下的塑性区演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监测点的监测位移与计算位移吻合情况较好。以主厂房第二步开挖全过程为例,可知开挖工况下围岩强卸荷区出现的塑性区在卸荷工况下进一步扩大,而在锚索加固完成后,塑性区基本消失。这说明强弱卸荷区的划分较为合理,建立的模型适当,设计锚固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