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0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635篇
电工技术   65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10篇
化学工业   821篇
金属工艺   173篇
机械仪表   324篇
建筑科学   10730篇
矿业工程   2966篇
能源动力   417篇
轻工业   1250篇
水利工程   3601篇
石油天然气   728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5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6篇
冶金工业   510篇
原子能技术   155篇
自动化技术   1097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881篇
  2021年   923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493篇
  2013年   1111篇
  2012年   1416篇
  2011年   1378篇
  2010年   1300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402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1142篇
  2005年   1126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443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91.
在反问题框架内,基于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理论的伴随同化方法,建立了融合动力模型和观测信息的地下公路隧道污染物对流扩散反问题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求解方法。以对流扩散方程中的源项为例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利用反演计算出的源项对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正问题模型相比,反问题模型反演计算得到的源项可以动态地反映隧道内车流量、车速、排放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且计算得到的污染物浓度场精度更高。应用该方法,通过有效的对各类污染物观测资料进行客观利用,可以识别一些不确定参数,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992.
深基坑围护超深地下连续墙护壁泥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苏州中心项目基坑临近地铁侧、隔断承压水的特点,采用超深地连墙进行基坑围护。根据工程重点、难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对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护壁泥浆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泥浆配制、参数控制、泥浆处理的成套方案。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所研究的优质护壁泥浆在本工程地连墙的施工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CSIRO has recently developed a real-time roof monitoring system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s and successfully tried the system in gate roads at Ulan Mine. The system integrated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stress monitoring and seismic monitoring in one package. It included GEL multianchor extensometers, vibrating wire uniaxial stress meters, ESG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microseismic sensors and high-frequency AE sensors. The monitoring system automated and the data can be automatically collected by a central computer located in an underground nonhazardous area. The data are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surface via an optical fiber cable. The real-time data were accessed at any location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The trials of the system in two tailgates at Ulan Mine demonstrate that the system is effective for monitoring the behavior and stability of roadways during longwall mining. The continuous roof displacement/stress data show clear precursors of roof falls. The seismic data (event count and location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roof failure process during roof fall.  相似文献   
994.
简略介绍了地下装载机未来可能采用的地下GPS、线控技术、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防碰撞系统、自动化、排放控制技术、氢-传动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等几项新技术的特点、内容和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为提高煤地下气化废水处理效果,在生化处理工艺中引入水解酸化工艺,以褐煤地下气化废水为例,研究了水解酸度、时间、温度等参数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比较了有无水解酸化工艺时生物接触氧化对废水综合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煤地下气化废水水解酸化强化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pH为5~6,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10h,温度为20~25℃。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Cr质量浓度降低19.7%,BOD5与CODCr质量浓度比值由0.434提高至0.619,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煤气化废水经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CODCr去除率可达95.64%,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理论的地下开采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秀志  崔松  黄敏  邱贤阳  孙磊  周健 《金属矿山》2010,39(8):152-155,182
矿山安全是矿山企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应用Fisher判别分析理论并结合矿山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根据矿山人、机、环境、管理4个因素的实际特点,综合考虑到地下矿山的开采工艺和指标数据的可靠性,选取23项矿山安全评价因素作为评价影响因子,建立矿山地下开采安全评价的F isher判别分析模型(FDA)。对18组地下矿山的特征参数值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为0。利用该模型对另外4组实测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低,判别性能良好,对地下矿山安全管理现状及水平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进而为矿山有关部门提供了科学安全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FW-6型地下工程服务车转向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工具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分析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负载质量、油液体积弹性模量、方向盘转速对液压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向液压系统是稳定的,且降低转向负载、提高油液弹性模量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非煤地下矿山地质灾害性事故进行调查和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地下矿山地压灾害、塌陷及冒顶灾害、矿山突水灾害事故的防治措施,为非煤地下矿山回采的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9.
以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地球重力场的特点,探讨了地下采矿洞壁围岩侧压力的来源,提出了地下采矿围岩压力与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给出了坑壁及拱顶压力与应力的计算公式,坑壁侧压力计算公式为P=m(θ2-θ2)。  相似文献   
1000.
孔底起爆技术国内试用现状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清 《矿业工程》2003,1(5):33-36
介绍了程潮铁矿试验推广孔底起爆技术的情况及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国内其它研究部门及矿山企业在该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应用该技术的三大优点,并对推广该技术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