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442篇 |
免费 | 5105篇 |
国内免费 | 257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972篇 |
技术理论 | 17篇 |
综合类 | 10097篇 |
化学工业 | 4950篇 |
金属工艺 | 1767篇 |
机械仪表 | 5272篇 |
建筑科学 | 83640篇 |
矿业工程 | 2862篇 |
能源动力 | 3071篇 |
轻工业 | 5609篇 |
水利工程 | 14701篇 |
石油天然气 | 1502篇 |
武器工业 | 743篇 |
无线电 | 1217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893篇 |
冶金工业 | 1630篇 |
原子能技术 | 154篇 |
自动化技术 | 130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759篇 |
2023年 | 3707篇 |
2022年 | 4561篇 |
2021年 | 6435篇 |
2020年 | 4150篇 |
2019年 | 3588篇 |
2018年 | 1392篇 |
2017年 | 2364篇 |
2016年 | 2843篇 |
2015年 | 4878篇 |
2014年 | 11989篇 |
2013年 | 9309篇 |
2012年 | 12037篇 |
2011年 | 12409篇 |
2010年 | 10791篇 |
2009年 | 11654篇 |
2008年 | 11085篇 |
2007年 | 9466篇 |
2006年 | 9518篇 |
2005年 | 8054篇 |
2004年 | 6600篇 |
2003年 | 5911篇 |
2002年 | 4280篇 |
2001年 | 3448篇 |
2000年 | 2961篇 |
1999年 | 2336篇 |
1998年 | 2074篇 |
1997年 | 1763篇 |
1996年 | 1445篇 |
1995年 | 1159篇 |
1994年 | 917篇 |
1993年 | 666篇 |
1992年 | 710篇 |
1991年 | 570篇 |
1990年 | 589篇 |
1989年 | 588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王丹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6):81-8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解决相应问题,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发展地下商业建筑。地下建筑的有效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前的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城市环境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现阶段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建筑物的地下商业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综合应用开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在此基础上,拟对现有的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建筑设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93.
994.
1项目背景七莘路位于上海闵行区西北,是连接七宝镇和莘庄镇的交通要道,与莘松高速、318国道、R4地铁相交,沿道路两侧有地铁广场、绿化休闲母亲林等重要节点,道路周边以大型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为主。闵行区将其规划定位为符合上海国际型大都市要求的城市景观生态走廊,藉此塑造城市新形象,以传承文化、表达现在和展望未来,创造舒适的现代城区环境、宜人的居住环境和浓郁的绿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20世纪后,我国城市化速度令世界瞩目。但随着城市空间扩容与人口集中涌入,可利用的地上空间资源逐步减少,高昂的老旧改造费用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将目光投向城市开发的潜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近十年的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如火如荼,从简单的过街地下通道,到城市地铁网络、开放式地下街区,地下空间的利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常态化,但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幽暗封闭的特质带给使用者们的感官问题也随之放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设计师们也在更多地关注地下空间舒适度的研究,力求在满足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范要求的同时,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感受,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也在该理论的视角下进行不断的探索。笔者希望通过VOSviewer这一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城市地下空间舒适性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分析未来城市地下空间舒适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在未来城市地下空间舒适度开发优化方面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998.
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更加重视建筑的空间品质和城市生态环境。亲生物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固有的情感联系,增强人的感官体验,使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共生,在个人健康、城市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效益。文章以作者参加的木结构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为例,从直接自然、间接自然和空间与场所体验三个方面分析公共建筑中的亲生物设计策略,以期为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