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18篇
  免费   4379篇
  国内免费   2562篇
电工技术   1116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6215篇
化学工业   9136篇
金属工艺   4176篇
机械仪表   12503篇
建筑科学   18277篇
矿业工程   9758篇
能源动力   3484篇
轻工业   6000篇
水利工程   5836篇
石油天然气   4908篇
武器工业   1215篇
无线电   78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94篇
冶金工业   4870篇
原子能技术   664篇
自动化技术   9790篇
  2024年   795篇
  2023年   2730篇
  2022年   3615篇
  2021年   3897篇
  2020年   2991篇
  2019年   3473篇
  2018年   1280篇
  2017年   2180篇
  2016年   2705篇
  2015年   3717篇
  2014年   7623篇
  2013年   5588篇
  2012年   6861篇
  2011年   6535篇
  2010年   5467篇
  2009年   5517篇
  2008年   6015篇
  2007年   4955篇
  2006年   4577篇
  2005年   4739篇
  2004年   4451篇
  2003年   4355篇
  2002年   3505篇
  2001年   3099篇
  2000年   2682篇
  1999年   2230篇
  1998年   2131篇
  1997年   1944篇
  1996年   1784篇
  1995年   1696篇
  1994年   1716篇
  1993年   1405篇
  1992年   1486篇
  1991年   1455篇
  1990年   1346篇
  1989年   1488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石油机械》2015,(11):82-87
自升式钻井平台广泛采用蜗轮蜗杆驱动的齿形楔块锁紧系统,国内外对钻井平台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稳定性研究较多,但对其锁紧后齿条的应力应变研究相对较少。为满足钻井平台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锁紧方案要求,设计出一种异形蜗轮蜗杆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下对锁紧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平台转移载荷,并运用ANSYS对齿面接触做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变形协调方程所求应变趋势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证明锁紧齿条块变形量呈指数增长。利用Pro/E对锁紧系统建模,导入ADAMS对锁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平稳,同步性好,冲击载荷小。研究结果可为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促进华润矿煤炭开采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华润矿综放面顶煤放出率提升措施展开探究,从预先爆破、支架优化、放煤工艺优化、加强工作面初末采及上下端头顶煤回收四个方面作出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4.
分析双曲柄七杆机构混合摆动颚式破碎机的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和探讨机械增益理论在该机器上的应用,量化计算机械增益在一个运动周期中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5.
66.
67.
《石油机械》2020,(6):43-51
旋切式PDC钻头比常规PDC钻头的结构更复杂,工作原理也比较特殊,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不能全面描述旋切式PDC钻头水力结构及井底流场特性。鉴于此,采用标准k-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旋切式PDC钻头井底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并对钻头的水力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前后旋切式PDC钻头的井底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刀盘形状的改变有利于工作流体的流动,可以降低刀盘附近岩屑颗粒的质量浓度;采用带有曲率的喷嘴可以增强旋切式PDC钻头刀盘区域的井底清洗效果;当采用曲率为1/50的喷嘴时,刀盘区域的井底清洗效果最好;当采用中心喷嘴直径12. 0 mm和边缘喷嘴直径8. 8 mm的组合方案时,旋切式PDC钻头的清洗和携岩能力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对未来页岩气开采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69.
轮轨高频动力分析模型目前多沿用了传统的赫兹接触模型,其在高速轮轨系统上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针对赫兹接触工况,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轮轨法向接触由赫兹弹簧表征,作为对比也建立基于显式有限元的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可考虑三维接触几何的"面-面"接触算法精确求解轮轨接触。对比150~500km/h速度范围内典型钢轨短波波磨(波长20~140mm、波深0.01~0.20mm)激励下的高频轮轨力结果,发现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存在显著差异,但未发生轮轨脱离时(波磨尚浅),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均与波深线性正相关。具体而言,相较于瞬态滚动接触模型,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垂向轮轨力更大,其特征幅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静轮重的39.2%和88.4%,三种模型预测波长30mm波磨的临界波深(恰好发生轮轨脱离)相应地高于0.2mm、0.14mm和0.05mm。开展高速、高频轮轨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赫兹接触弹簧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