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84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36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95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篇
冶金工业   46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联系岭南地区的地貌和气候特点,从布局、造型、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岭南建筑的特征,阐述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兼容性、创新性、民俗性和务实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何多苓是伤痕美术的代表,其作品经历了“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两个时期.本文通过对何多苓《我们曾唱过这支歌》《春风已经苏醒》和《青春》等作品创作手法和表现对象的分析,介绍何多苓从文革结束后的伤痕艺术到八十年代初的乡土艺术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故乡,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故乡都在加速地崩塌。作家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一书,关注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的、个体的、心灵的变化。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这是当今城市最触动人心的话题,引发了人们内心最大的感动和最深的思考。这本《乡愁里的中国》,是记述真实中国的第一手田野调查,包含着作者对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城与乡,进不去,也回不去,只因为中间的那道藩篱。全书的落脚  相似文献   
14.
理解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描写是阅读她作品的关键点,在她的乡土小说中,包含着对生命意象和死亡意象的描写。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能逐渐的发现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5.
缑艺轩 《城市建筑》2022,(4):160-16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地貌逐渐消失,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设计面临三个问题:主次之间的理解不一致、文化适应与认同的缺失、功能与形式的两难选择。本文以甘南州冶力关循河工坊规划的设计为例,并据此进行研究。本文在建筑设计和景观建筑中综合了当地乡土景观理论,讨论如何将民族乡土风貌与现代生活和旅游业相结合,以形成一种协调和发展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遗产是指在广大乡土社会里,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体现乡土记忆、乡土文化、乡土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载体的总和。本文基于乡土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与现状,总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提出了乡土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规划的“全程跟进”策略,并以厦门欧厝村为例进行佐证,旨在为我国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彭长歆  张欣 《风景园林》2022,29(9):128-134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生产等。研究表明:馥荫园继承了东园南侧的宅院区并向南改建、拓展,改变了东园时期以北侧荷塘区为主景的布局方向;与东园雅集所形成的诗文等文化产品相比,西方游客通过摄影与绘画记录馥荫园的景物,外销画、摄影及铜版画等各类图像作品将馥荫园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是营造主体、空间格局与使用方式的转变,也隐含着清末广州园林文化生产的转向,成为清末岭南园林近代转型及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晓琳  刘路 《造纸信息》2022,(10):74-75
在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太阳星”这一形象,其将太阳描绘成扎着马尾的女性,用红纸剪出光芒四射的太阳。这一形象与传统的太阳神形象有所不同,侧面隐喻了库淑兰这一“乡村女人”的生活状况。文章对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中“太阳星”形象进行分析,结合图像学、符号学、女性主义,从多角度出发分析其图案含义,进一步论述其剪纸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9.
农耕文明影响下的河南民间服饰具有典型的汉族服饰特征,是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相关文献与实物资料的考证,分析了河南民间服饰乡土特征产生的环境背景及其表现形式.研究认为:在以土为生、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基层社会中,河南民间服饰的款式具有适应劳作的特点,其吉祥化的色彩与图案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情境,服...  相似文献   
20.
姜陈  吴珊  周洪涛 《中国陶瓷》2021,(3):99-105
综合运用艺术学、建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岭南宗祠建筑陶脊装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岭南宗祠建筑陶脊装饰,作为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典型代表,其饱满的构图,丰富的色彩,通俗的题材,生动的造型,不仅形成了岭南传统建筑陶脊装饰的基本特征,也充分反映出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整体风貌;这种特征的形成,既是岭南市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