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281篇 |
免费 | 2081篇 |
国内免费 | 2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26篇 |
技术理论 | 8篇 |
综合类 | 5956篇 |
化学工业 | 7405篇 |
金属工艺 | 576篇 |
机械仪表 | 1121篇 |
建筑科学 | 118021篇 |
矿业工程 | 1231篇 |
能源动力 | 1652篇 |
轻工业 | 3372篇 |
水利工程 | 3027篇 |
石油天然气 | 450篇 |
武器工业 | 33篇 |
无线电 | 126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70篇 |
冶金工业 | 987篇 |
原子能技术 | 51篇 |
自动化技术 | 19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57篇 |
2023年 | 3047篇 |
2022年 | 4021篇 |
2021年 | 7101篇 |
2020年 | 3871篇 |
2019年 | 3204篇 |
2018年 | 873篇 |
2017年 | 1760篇 |
2016年 | 2337篇 |
2015年 | 5414篇 |
2014年 | 13017篇 |
2013年 | 9771篇 |
2012年 | 11600篇 |
2011年 | 10535篇 |
2010年 | 8804篇 |
2009年 | 9479篇 |
2008年 | 9502篇 |
2007年 | 7278篇 |
2006年 | 6674篇 |
2005年 | 6377篇 |
2004年 | 5210篇 |
2003年 | 4455篇 |
2002年 | 3200篇 |
2001年 | 2711篇 |
2000年 | 2419篇 |
1999年 | 2121篇 |
1998年 | 1972篇 |
1997年 | 1677篇 |
1996年 | 1322篇 |
1995年 | 932篇 |
1994年 | 729篇 |
1993年 | 618篇 |
1992年 | 611篇 |
1991年 | 423篇 |
1990年 | 478篇 |
1989年 | 46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20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文化娱乐建筑的经营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结合工程实例,阐明在新体制下现有设施改造和设施开展的规划设计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从视距、角度、架构、片断及层面等方面对仙乐斯广场进行了建筑体验和观察开拓了建筑观察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3.
64.
如今,“90·70”政策的实施已近一年,此项政策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潜移默化,并且已有大量的中小户型产品投入市场或是正在建设中。在此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也应该更为冷静地分析这一年来中小户型所走过的历程及尚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1 改金建制中需要解决认识问题 1994年建设部等五部委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工程设计单位的各项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总结工程设计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并经国务院以国函(94)100号文《关于工程勘察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多层多跨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框架的设计构思,应变协调分析,抗裂及挠度试验算等内容,首次提出多跨预应力框架分段锚固新方法,同时也提出了预应力框架设计的某些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7.
68.
建筑须人创造,环境须人改造。完美成功的建筑必须与环境、人物相结合,融洽得生动自然。这就是建筑、环境、人物的有机结合或叫做建筑、环境、人物的统一观。一、建筑建筑物以其庞大的外表、室内外空间的变幻、交融、渗透以及装饰博得人们的欢心与赞赏,建筑形象及其内外空间的好丑是评定建筑优劣的根据。我国古建筑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艺术,大屋顶、飞檐翘角是其主要的特征。自汉唐以来,西方文化的输入,也溶进了印度、阿拉伯等地域的建筑特征,近代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建筑形象趋向“洋化”,建筑师们正探索着中国建筑发展的方向。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认为中国建筑应走“中而新”的道路。迄 相似文献
69.
古春晓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4,(21):15-15
创造中国标志性建筑最多的城市上海,又创建了全国首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这就是新近在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园区揭幕的生态示范楼,这幢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建筑,集成了国内外最新的生态建筑技术与设备,其技术先导性为我国生态建筑科技领域竖起了一座新地标。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