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115篇
化学工业   467篇
金属工艺   111篇
机械仪表   126篇
建筑科学   196篇
矿业工程   124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271篇
水利工程   90篇
石油天然气   75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篇
冶金工业   103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道路摊铺施工中使用的沥青摊铺机的伸缩熨平板可以拓宽摊铺宽度.现有的伸缩熨平板的最大摊铺宽度都不足主熨平板的2倍.而摊铺2倍以上的宽度时,通常使用拼装延长熨平板的方法来扩大宽度.  相似文献   
122.
对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前期、中期与末期3次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及沉积响应进行了研究。延长组沉积前的早印支运动对湖盆形成及整个延长组的沉积奠定了基础;湖盆早期处于欠补偿状态,广泛发育冲积扇和河流相沉积;发生在长8末期的构造活动,使湖盆整体快速下降,发育了长7烃源岩,湖泊—三角洲沉积发育,沉积中心和沉积格局也发生了迁移和调整,直至湖盆沉积枯萎。延长组末期的印支运动使其地层遭受东西向抬升剥蚀,顶部地层剥蚀严重,形成高低起伏的早期侏罗纪古地貌;同时,上部延长组储层受大气淡水淋滤物性变好。  相似文献   
123.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57,自引:6,他引:57  
西峰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是近两年来发现的一个亿吨级大油田.主力油层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长8段,迄今共新增三级储量21956×108t.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一套内陆湖盆沉积的碎屑岩,厚度为500~1200m,自上而下可划分为10个油层段(长1至长10段).其中,以长6为重点的石油勘探在陕北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明了安塞、靖安、吴旗、绥靖4个大油田.而西峰油田是盆地在长8油层段中发现的第一个亿吨级大油田.该区成藏地质条件优越,长7深湖相泥岩形成了丰富的油源,来自盆地西南方向物源所沉积的河流、三角洲砂体,提供了大面积储集体.在盆地区域平缓的构造背景下,发育了大型岩性圈闭,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初步评价推测,长8在该区近期可形成(2~3)×108t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124.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5.
基于薄片观察、粒度分析、环境扫描电镜和全岩矿物定量分析、荧光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瑶曲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中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的微观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砂质碎屑流沉积的碎屑颗粒呈杂乱无序排列,而浊流沉积(鲍马序列A段)则有较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反映出前者为整体快速搬运特征,而后者...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明确延长油田乔家洼油区CO_2驱油藏沥青质沉积条件和规律,以该试验区油藏条件为基础,开展了原油和CO_2不同物质的量比条件下的沥青质沉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CO_2与原油作用产生的沥青质沉积量先是缓慢增加,然后大幅上升,直到变化不再明显。沥青质沉积点压力随CO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几乎成线性变化关系。因此,在CO_2驱油过程当中,注入井近井地带和混相驱的混相带是容易产生沥青质沉积的地方,易造成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127.
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1小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组合特征及测井相特征的研究,确定了该区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5种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特征。通过将优势相分析结果结合砂地比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测井相组合形态特征,绘制出了各种沉积微相在剖面上的分布和平面上的展布图,进而得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在长81上部层段中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2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在湖盆中心大面积分布,成藏期的储层物性下限是决定油气是否充注储层的重要参数。运用恒速压汞和纳米CT扫描技术分析了长7段湖盆中心渗透率小于0.3×10-3 μm2、孔隙度小于12%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结果表明,其平均孔隙半径为160μm,喉道半径不超过0.55μm,均值为0.33μm。在分析致密油成藏期储源压差、原油物理性质及盆地流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致密储层油气驱替模拟实验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期油气开始充注时的孔喉下限为14 nm,孔隙度下限为4.2%,渗透率下限为0.02×10-3 μm2,要达到含油饱和度超过40%而实现致密油的大面积连续分布,孔喉半径下限应为0.12μm,孔隙度下限为7.3%,渗透率下限值为0.07×10-3μm2。   相似文献   
129.
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该区单井产能普遍较低的真正原因。通过对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条件和类型等的分析研究,认为镇泾地区内及附近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主力砂体发育且分布连续、保存条件好,这些均不是制约成藏的关键因素,而成藏的关键因素在于研究区内有效圈闭的存在与否。通过研究归纳出了该区砂体、构造、地层分布组合类型,为寻找有效圈闭指明了方向,认为该区油层主要分布在靠上倾方向由于岩性、物性变化形成的局部封堵带内。在对圈闭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在西北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形成大的岩性圈闭,而在东南部因继承性构造鼻隆的存在,形成构造岩性圈闭体可能性大,是勘探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30.
传统的水文插补延长模型预测效果一般且计算较为繁琐,难以满足重要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文章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依据安塞水文站和枣园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利用水文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水文插补延长模型.结果表明,传统的水文插补延长线性模型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提升;机器学习模型能搜寻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的模型效果具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