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41篇 |
免费 | 1154篇 |
国内免费 | 15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07篇 |
综合类 | 1744篇 |
化学工业 | 508篇 |
金属工艺 | 150篇 |
机械仪表 | 760篇 |
建筑科学 | 17204篇 |
矿业工程 | 2476篇 |
能源动力 | 128篇 |
轻工业 | 334篇 |
水利工程 | 1565篇 |
石油天然气 | 175篇 |
武器工业 | 11篇 |
无线电 | 138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27篇 |
冶金工业 | 185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10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0篇 |
2023年 | 1047篇 |
2022年 | 1545篇 |
2021年 | 1999篇 |
2020年 | 1082篇 |
2019年 | 1145篇 |
2018年 | 431篇 |
2017年 | 804篇 |
2016年 | 783篇 |
2015年 | 1014篇 |
2014年 | 1857篇 |
2013年 | 1547篇 |
2012年 | 1781篇 |
2011年 | 1759篇 |
2010年 | 1650篇 |
2009年 | 1709篇 |
2008年 | 1582篇 |
2007年 | 1302篇 |
2006年 | 1014篇 |
2005年 | 959篇 |
2004年 | 894篇 |
2003年 | 850篇 |
2002年 | 643篇 |
2001年 | 462篇 |
2000年 | 442篇 |
1999年 | 303篇 |
1998年 | 216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64篇 |
1993年 | 120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3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龚华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2,(9):21-25
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深基坑工程施工,传统支护工艺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方式,在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存在工期长、造价高、污染环境、限制基坑土体开挖、变形量及位移无法再次控制、支撑体系无法再次利用等问题。文章以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为例,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对边长为30~200m、开挖深度小于25m的大跨度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研究,采用水平可调节拱形装配式钢支撑技术,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较大空间,实现了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2.
在盾构隧道的掘进过程中遇到桩基础时需要截除对盾构穿越施工有影响的桩基,评价截桩效应对周边基础和建筑物的影响至关重要。以南京地铁7号线下穿福建路桥桩基加固项目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盾构穿越截桩对周边地层、桩基-盖梁体系的影响,并讨论截桩深度、土体加固以及盾构穿越方式3个因素对桩基轴向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截桩及土体开挖会引起隧道上部土体沉降、下部土体回弹,从而导致残桩相邻桩基的负摩阻分布,残桩附近盖梁受力出现反转现象,即上缘受压、下缘受拉;而土仓压力会导致残桩周边桩基内侧受压、外侧受拉现象,因此,盾构穿越过程中桩基受力须进行重新校核;盾构截桩深度越浅,邻桩承受的荷载越多;地基加固使残桩承担的荷载越多,对桩周土体及邻桩的变形影响越小;截除两根桩会导致残桩桩顶轴向应力增大,但盖梁对相邻桩的刚度调节作用基本不变。本研究可为盾构下穿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3.
针对高海拔隧道和水下隧道因建设条件、地理条件和环评要求等因素影响不便修建竖、斜井的问题,提出了平行导洞—分段纵向通风系统。在隧道通风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该通风系统的设计参量的计算公式;同时结合隧道通风设计程序,给出了从隧道分段位置确定、设计风量计算、设计参数初始值计算到污染物浓度校核的设计流程,从隧道长度限制和需风量,初步分析了混合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结合工程案例,给出了混合通风方式的实际应用方案,方案在不修建竖井的前提下,结合集中排烟通道很好地解决了火灾人员逃生问题,具备实际可行性,为今后穿越高海拔和跨海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尹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S1):173-178+186
某地铁边基坑分坑设计,邻近地铁侧设地下二层区域(小区)和地下五层区域(大区)。大区开挖引起紧邻的上、下行线隧道变形沉降差达到39.9m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较大沉降差的原因是,大区基坑开挖后,土体应变较大的区域形成“潜在滑裂面”,类似于主动滑裂面,而两条隧道分别位于“潜在滑裂面”两侧。参数分析发现,当小区地墙穿越“潜在滑裂面”后,增加小区地墙的插入深度和刚度可以显著减小隧道沉降。因此,设计中小区地墙插入深度不仅需要考虑小区基坑开挖,更需要综合考虑大区基坑开挖引起的“潜在滑裂面”影响。 相似文献
85.
86.
隧道和地下停车场是目前调频广播覆盖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文章介绍了四川台在进行调频广播隧道覆盖中,如何选择信号源获取方式,以及隧道内使用全向小天线进行调频广播覆盖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7.
针对大坡度隧道轴线检测实际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盾构环片接缝边缘确定隧道断面采集平面,建立空间独立坐标系,以最小二乘法拟合空间圆,准确测定隧道空间轴线位置,再通过坐标系转换,最终将任意坐标系中的圆心坐标换算为施工坐标系坐标,从而判断隧道施工轴线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是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其理论模型严密,较以往检测方案更能够真实反映隧道轴线施工偏差情况,测量误差影响小、解算精度高、实施成本低。 相似文献
88.
89.
在隧道工程施工时会受到岩溶不良地质的影响,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和规避施工风险,该研究以实际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BIM技术在岩溶隧道勘察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ivil 3D构建预测岩溶发育的BIM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隧道区域内岩溶的发育方向和趋势;提出Revit、Dynamo和Excel三者相结合的岩溶三维建模方式,使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生成隧道结构和岩溶相结合的三维模型,有利于掌握岩溶的规模和发育情况,能够正确真实地呈现隧道结构和不规则、不均衡岩溶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0.
乐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22):88-90
该文提出了一种复合排水方案,用以解决公路隧道的渗漏水问题。经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渗漏形式中,浸渗式渗漏、滴漏式渗漏、涌流式渗漏发生的概率较高。据此,该文设计了防排结合、以排水板为中枢的复合排水方案。在此方案中,排水板被嵌入初期支护和二次防水衬砌之间,并连通了纵向排水管道、横向排水管道和中心排水沟。再对比毛细排水板、凸壳排水板、土工布3种材料的属性并进行排水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凸壳排水板的排水性能最好,其次是毛细排水板,土工布的排水性能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