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550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83篇
建筑科学   3630篇
矿业工程   129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85篇
水利工程   143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1篇
冶金工业   6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分析受动荷载作用的框架结构产生较大振幅的原因,介绍通过合理结构设计,消除鞭梢效应,共振等有关振动的结构因素,达到减振目的,并提出了加固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992.
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仕升  郝效强  秦荣 《工业建筑》2006,36(9):14-16,5
简述了基于强度与延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给出了抗震能力评估步骤,详细说明了为实现抗震能力的定量评估所编制的程序的主要功能及其编程思想。实例评估表明,编制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紧密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ETABS集成软件结合,既可定量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也可从评估结果中了解造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原因,为抗震能力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加层加固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层改造的设计,工程中采用了增大截面和外包钢的加固方法以及加层柱接高、楼梯接层的连接做法。并简要介绍了设计体会,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4.
995.
以某六层框架复合隔震结构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一般抗震结构、纯夹层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三种方案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从分析结果得出纯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有明显的隔震、减震效果。复合隔震结构从结构的造价和抗震安全度更能体现其优越性,这对复合隔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框架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从理论分析着手,分别推导了其用钢量与所受水平荷载的关系,并通过算例比较,说明了影响两种结构用钢量比值的参数,并分析了参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7.
结合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管理学院、经济及会计学院综合教学楼工程,介绍了SP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硬架支模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为刚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为铰接,为使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实现刚接,提出预制现浇组合柱及组合梁结构,预制梁与预制芯柱采用焊接连接,通过现浇外柱实现梁柱节点整体浇筑,从而形成刚性节点.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其中Parra方法结果离散性最小,中国规程方法计算最为简便。参数分析表明:4种方法对不同配箍率和不同位置节点均有较好适用性,但对小轴压比节点(轴压比0~0.2)与柱贯通节点预测均偏于保守;中国规程方法对于混凝土强度高于60 MPa的节点预测结果偏于危险,同时对有直交梁节点承载力预测偏于保守。建议在公式中引入混凝土强度系数和直交梁约束系数,用以考虑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叶栋 《四川建筑》2021,(3):54-56,60
为了获得安全、经济、可靠的钢框架罩棚结构,避免重复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文章以高海拔、高烈度的青藏地区设计项目为背景,研究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状态,主要针对成熟典型罩棚案例,进行构件选型、截面优化计算、以及地震烈度、水平风荷载、特殊风荷载、圈梁连接方式对结构内力、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KPM钢结构软件建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