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14篇
水利工程   6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化肥使用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使用量位居世界中等水平,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本文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结合实地调查,分析降雨后,氮肥的不同施用强度对农作物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施肥量不同时,降雨对氮素流失的综合影响,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农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光氮互作对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及氮素水平对烤烟色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和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遮荫提高了烤烟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但使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通过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弥补光照不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但过量施氮不利于烤烟光合性能的改善。光氮互作对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适度遮荫条件下适量施氮有利于烟株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吸收的光能更多的分配给光化学途径用于光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3.
忌单施某一种化肥。理想的施用方法是,先施有机肥、然后氮、磷、钾诸肥合理搭配、科学施用。忌中午高温进行根外施肥。中午气温高,不但喷洒后蒸发快,而且液肥在作物体表不易很好地滞留住,难以被气孔皮孔很快吸收。忌氮肥表土浅施。将氮肥施在表土浅层,受太阳光照射后,很容易使氮素分解挥发。  相似文献   
104.
土壤中氮素反硝化作用及其动力学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淹水密闭条件下对上海青浦青紫泥稻田土壤和河南新乡旱地土壤中的氮素反硝化作用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NO3-N消失的同时,NH4-N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溶液中NO3-N含量与孵化时间成指数关系,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对0~20cm青浦土、20~40cm青浦土和河南新乡旱地土壤,其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K≈0.21h-1、0.12h-1和0.041h-1。  相似文献   
105.
对自行研制的3种包膜缓释肥料(PG、PGg、PG f)的肥效进行旱稻盆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能使土壤中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包膜肥料缓释效果PGg型优于PG型和PG f型。相同试验条件下,PGg处理株高和生物量比对照处理(CK)分别增加了15.7%和12%,氮素利用率比CK提高了7.5%,减少了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由吉林省向海沼泽湿地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四种形态 (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和全氮 )氮素分析 ,结果表明 ,该区四种形态的氮素含量都相对较低 ,除硝态氮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腐殖质层外 ,其它形态氮素含量均以草根层最高 ;各形态氮素随土壤深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少 ,且在腐殖质层附近均出现一累积峰 ,消长趋势基本一致 ;氮素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巢湖流域稻麦(油)轮作区水稻季减少农田氮素流失的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湖区水质的威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连续两年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总氮(TN)、溶解态氮(DN)、溶解态有机氮(D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N、DON和NH4+-N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降低,至8~10 d后趋于稳定;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NO3--N浓度普遍较低;尿素施用后8~10 d之内是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秸秆还田降低这一时期TN、DN、NH4+-N浓度的效果显著,而DON浓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D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所占TN比例达63.2%~88.8%,尿素施用后6 d内DN又以NH4+-N为主,NH4+-N所占TN的比例为33.8%~69.9%。DO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效应不容忽视。秸秆还田还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幅度分别为12.25%和7.68%,平均为9.96%。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可以作为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措施在巢湖流域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稻田沟渠施肥后降雨径流中氮素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农田养分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施肥后降雨作用下农田沟渠氮素迁移规律的研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稻生育后期施肥量大大减少,故以宜兴市何家浜上游的水稻耕作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了施肥后降雨作用下水稻生长前期沟渠水的氮素浓度分布特征,以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沟渠氮素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15 mm的限制型降雨事件中,处于施肥中期、末期的沟渠系统整个降雨过程中TN浓度波动范围较小;(2)水稻生长前期沟渠系统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NH4+-N和NO3--N,且降雨初期径流以颗粒态氮为主;(3)沟渠对氮素具有截留效应,沿沟渠水流方向氮素含量总体上沿程下降。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源区河流氮素时空分布规律,选择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上溪口地区新安江源头段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水质监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试验区域洪水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洪水对新安江源区河流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水体总氮浓度沿水流路径逐渐增加;洪水后总氮、氨氮和硝氮浓度比洪水前均有所增大,洪水期雨水对流域的氮素进行了“冲刷”;相关性分析表明洪水前硝氮和总氮受植被影响较大,洪水后硝氮与汇水面积相关,总氮浓度受高程、坡度和地质等因素影响;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洪水前硝氮和总氮以及洪水后氨氮和硝氮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