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2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410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469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1980篇
矿业工程   1185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1582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篇
冶金工业   15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1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国  李靖 《土工基础》2008,22(5):28-30
以三峡库区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了解了其地质成因、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与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案,达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三峡水电工程库区大型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1) 通过对大量古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育时间的研究,寻求滑坡时空分布的控制因素,揭示滑坡发育演化与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关系;(2) 通过对大型基岩滑坡滑带发育演化过程的研究,提出滑带形成演化的典型四阶段模式及其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3) 以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为例,通过对泥化夹层和滑带结构的精细地质分析和测试,重建滑带形成演化过程,研究千将坪滑坡发育及滑带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耦合作用是三峡库区发育多期大型古滑坡的主要动因;层间剪切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的耦合是基岩滑坡滑带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应重视三峡库区新生滑坡的研究,特别是对重点地层的层间剪切带地质力学特性的研究,将是发现和预测新滑坡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3.
《工程机械》2008,39(7)
根据成都市民政局的安排,柳工捐赠给“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中的1台装载机和1台挖掘机,5月30日上午正式移交给彭州市交通局投入道路、桥梁的灾后重建。图为在彭州市的重灾区龙门山镇一座山体滑坡前,彭州市交通局闵副局长向柳工成都办事处主任林克赠送捐赠锦旗。  相似文献   
94.
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降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堆积层边坡位移动力学规律论证了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在滑坡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分别以三峡库区新滩滑坡和黄腊石滑坡为实例,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与预测.评价与预测结果与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相吻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有效的位移动力学评价参数,可以运用该参数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及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95.
结合芦山地震在简介龙门山地质条件与断裂构造格局的基础上,从工程角度对地震产生的震害类型和分布,及其与断裂构造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了灾区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以期为灾后重建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李超  秦威 《四川建材》2013,(5):107-109,112
为了分析堆积层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成因,本文对多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竖直地震力、水平地震力、滑床刚度、孔隙水压力、累进破坏、减阻效应、压推扩展效应,分别指出了各种因素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地震这一复杂作用下,多种因素都使得坡体破坏加剧,减小了稳定性系数,最后造成堆积层滑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GI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涌浪灾害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水波动力学模型,结合GIS技术,开发形成滑坡涌浪灾害快速评价系统软件(FAST),该软件由前处理模块、涌浪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组成,能够按滑坡失稳类型处理涌浪计算,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水质点、剖面线、水面和水体的高程变化情况,具有易入手、易操作、高效率和可视化等特点。以三峡库区巫峡茅草坡滑坡为例,应用FAST预测该滑坡失稳后的涌浪效应,验证FAST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模拟结果表明茅草坡滑坡失稳会造成最大的涌浪高度为25 m,最大涌浪爬高为12.5 m,滑坡发生444.5 s后以2.5 m的最大爬坡浪到达巫山县城。该技术方法为快速合理确定水库崩滑体涌浪灾害预警范围及风险管理评价等工作提供一套新的分析手段和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98.
张勇  王新磊 《市政技术》2013,(Z1):41-42,46
以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某顺层滑坡处治为例,通过分析滑坡变形机制,提出典型的顺层滑坡预加固、应急处治以及综合治理设计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处治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该处治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9.
降雨在区域浅层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综合斜坡地形因素和由降雨引起的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径流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基于物理过程的无限斜坡模型和基于数字高程模型 DEM 的简化运动波模型,提出考虑准动态湿度指数的滑坡危险性预测水文-力学耦合模型。该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用矢量-栅格复合单元对斜坡进行危险性分析(即以斜坡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用栅格数据进行单个斜坡单元稳定性分析)。首先,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无限斜坡模型;然后,在考虑降雨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应用简化的运动波模型计算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径流作用过程中的地形准动态湿度指数,得到滑坡土体饱和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水文模型与无限斜坡模型的耦合;最后,以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为例,验证模型在区域浅层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
在通常的勘察工作中,特别是在山区进行勘察,经常会遇到边坡问题,或者是原始地形坡度大,具有潜在滑坡的可能,或者是工程建设改变原始地形后形成新的边坡,可能诱发滑坡,危及工程场地安全。本文介绍了滑坡的特征和成因,并针对预应力锚索框架、削方减重和地表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