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80篇
  免费   5090篇
  国内免费   3871篇
电工技术   689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133篇
化学工业   26665篇
金属工艺   8093篇
机械仪表   6585篇
建筑科学   15264篇
矿业工程   2903篇
能源动力   3508篇
轻工业   8426篇
水利工程   2375篇
石油天然气   5010篇
武器工业   691篇
无线电   96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47篇
冶金工业   6230篇
原子能技术   1043篇
自动化技术   5465篇
  2024年   715篇
  2023年   2520篇
  2022年   3139篇
  2021年   3542篇
  2020年   2667篇
  2019年   2975篇
  2018年   1456篇
  2017年   2242篇
  2016年   2587篇
  2015年   3380篇
  2014年   6926篇
  2013年   5382篇
  2012年   6487篇
  2011年   6786篇
  2010年   6099篇
  2009年   6646篇
  2008年   9108篇
  2007年   6588篇
  2006年   5495篇
  2005年   5699篇
  2004年   4984篇
  2003年   4150篇
  2002年   3296篇
  2001年   3009篇
  2000年   2576篇
  1999年   2129篇
  1998年   2027篇
  1997年   2009篇
  1996年   1805篇
  1995年   1629篇
  1994年   1569篇
  1993年   1413篇
  1992年   1499篇
  1991年   1351篇
  1990年   1324篇
  1989年   1200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Replacement of precious single metal catalysts with cost-effective, highly-dispersed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residue holds tremendous promise for the residu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Organic metals were added to the feed as the oil-soluble precursors,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catalytic active phases in this work.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efficient in the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both model compound and residue. Increased metal dispers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metals played indispensable roles in such catalytic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in the article, the catalyst had the be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olybdenum to iron was 1.5.  相似文献   
32.
搪玻璃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容器。但搪玻璃层热膨胀系数、延伸率、弹性、抗拉强度等物性参数与金属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易出现破损和失效等情况。对搪玻璃压力容器中搪玻璃层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各类失效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3.
《微纳电子技术》2019,(6):480-485
玻璃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对于玻璃材料的加工,电化学放电加工(ECDM)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手段。针对目前的电化学放电加工存在热影响区和过切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辅助电化学放电加工玻璃的加工方法,阐述了其作用机理,设计了实验装置,并与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进行了微通道加工的对比实验。通过与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对比,发现激光辅助电化学放电的加工方式能明显减少放电加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和过切现象,故激光辅助有效改善了电化学放电在玻璃材料上加工微通道的质量和精度,在MEMS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疫苗的冻干工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分为4组,每组10批次,采取不同的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进行冷冻干燥,检测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残余水分及外观,分析不同的冻干保温温度和时间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结果 4组各10批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5.7 lg PFU/ml以上;水分含量均低于3%的标准要求,疫苗外观均能达到本公司质量标准。以(23±1)℃冻干10 h对疫苗的综合影响最小,(24±1)℃冻干10 h对疫苗病毒滴度的影响最大,而冻干疫苗中的残余水分随冻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时间参数,温度低有利于疫苗活性的保护,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干燥;时间短有利于疫苗的活性,时间长有利于水分的干燥。因此,在保证外观的前提下,应综合验证冻干条件对不同疫苗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冻干时间和温度,以保障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35.
针对反应釜夹套多种热/冷介质温度自动控制检测硬件复杂、实现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夹套介质切换操作过程,提出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系统硬件配置。通过记忆阀门操作推断识别夹套内当前介质,替代在线检测与分析物质成分检测系统。分析了影响压空时间的因素,关联了压空时间与压空用压缩空气压力的关系,并根据压空操作时间推断判定夹套介质压空终点,解决了传感器检测压空操作终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克服了人工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和易出错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介质切换的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6.
《铸造技术》2015,(5):1161-1163
以Q235钢为对象,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其在不同变形工艺下的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Q235钢在不同变形工艺下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受温度波动影响较大,较传统的方法测得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前者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37.
李源才  江五贵  周宇 《金属学报》2020,56(5):785-794
选取含质量分数为5.22‰碳纳米管(CNT)为代表,通过分子动力学(MD)研究了温度对纳米蜂窝镍(NNHC)和CNT增强纳米蜂窝镍(CRNNHC)在径向拉伸、径向压缩、轴向拉伸和轴向压缩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NHC和CRNNHC的弹性模量(E)和最终应力(σu)对温度较为敏感,都随温度升高呈近似线性下降。相比于NNHC,不同温度下CNT的添加对CRNNHC径向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其轴向力学性能则起到了良好的增强作用。CRNNHC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弹性模量提升幅值分别为6.4%~10%与9%~12%,最终应力提升幅值分别为1.5%~5.3%与10%~14%。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CRNNHC沿轴向变形的力学性能普遍要优于沿径向变形的力学性能,也预示着轴向变形时CNT被破坏前吸收的能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38.
为提高采油工程水资源利用率,技术人员常利用采出的地层污水进行除油、除污处理后再回注入地层。本文以陶瓷膜为除油、除污核心分离组件,考察了物料流速、物料温度、压差、陶瓷膜孔道孔径对除油、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油田回注水满足回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9.
40.
基于光纤技术的采空区发火监测系统由传感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与控制三大部分构成,研发新一代适合煤矿安全领域应用的先进传感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型煤矿安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于实现煤矿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