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95篇 |
免费 | 1653篇 |
国内免费 | 64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56篇 |
综合类 | 1430篇 |
化学工业 | 1542篇 |
金属工艺 | 292篇 |
机械仪表 | 676篇 |
建筑科学 | 1345篇 |
矿业工程 | 25260篇 |
能源动力 | 669篇 |
轻工业 | 591篇 |
水利工程 | 430篇 |
石油天然气 | 1297篇 |
武器工业 | 61篇 |
无线电 | 7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51篇 |
冶金工业 | 622篇 |
原子能技术 | 368篇 |
自动化技术 | 10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7篇 |
2023年 | 784篇 |
2022年 | 1151篇 |
2021年 | 1734篇 |
2020年 | 1515篇 |
2019年 | 1159篇 |
2018年 | 517篇 |
2017年 | 895篇 |
2016年 | 1176篇 |
2015年 | 1454篇 |
2014年 | 2547篇 |
2013年 | 1801篇 |
2012年 | 2238篇 |
2011年 | 2126篇 |
2010年 | 1882篇 |
2009年 | 1810篇 |
2008年 | 1728篇 |
2007年 | 1503篇 |
2006年 | 1334篇 |
2005年 | 1350篇 |
2004年 | 1188篇 |
2003年 | 1060篇 |
2002年 | 916篇 |
2001年 | 803篇 |
2000年 | 759篇 |
1999年 | 646篇 |
1998年 | 579篇 |
1997年 | 587篇 |
1996年 | 505篇 |
1995年 | 488篇 |
1994年 | 412篇 |
1993年 | 388篇 |
1992年 | 319篇 |
1991年 | 374篇 |
1990年 | 290篇 |
1989年 | 280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942.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氨烃基硅烷偶联剂(DB-912)为原料,合成了端氨烃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NS),并以此作为扩链剂,制备了水分散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WPSUR)。考察了NS的摩尔质量与扩链剂类型对乳胶粒粒径、薄膜疏水性与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NS摩尔质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增大;扩链剂类型对乳液及薄膜性能影响较大,采用NS为扩链剂制备的WPSUR,乳液呈现较高的表现黏度,薄膜吸水率较低、对水的表面接触角达103°,疏水性较好;与引入小分子硅烷偶联剂的体系相比,体系中有机硅链段含量大大增加,耐热稳定性良好;水分散液均呈现良好的离心稳定性,乳液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与冰冻-解冻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3.
944.
天然气在放喷管线内流动时的粘滞摩阻使管线承受轴向拉力,当粘滞摩阻超过管线的破断载荷时,有可能从薄弱处将管线拉断。为此,本文应用流体力学理论给出了气井测试放喷管线的轴向粘滞摩阻计算公式与方法,并实例计算了四川气田高产气井放喷管线的粘滞摩擦阻力,计算结果既可以用以确定放喷管线直径、长度,指导打水泥墩,又可以帮助确定求产极限。 相似文献
945.
946.
947.
反应热失控是引起设备超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安全可靠的安全泄放装置是防止设备发生超压破坏的最有效方法。由于苯法制己内酰胺重排反应是个快速的强放热过程,为了对重排反应器的安全泄放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在危险场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引进的VSP2(Vent Sizing Package 2)安全泄放实验装置进行了热失控反应条件下泄放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失控反应条件下重排反应泄放类型为温和体系的蒸气泄放,因而利用Leung方法和平衡两相流泄放模型分别对安全泄放量(W)和泄放装置泄放能力(G)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出最小泄放面积为0.023m2。研究表明:利用VSP2可为快速强放热的失控反应安全泄放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为失控反应安全泄放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采用Zn-5%Al合金,对不同抽拉速率和过热条件下的定向凝固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合金熔体的过热温度为450℃时,随着抽拉速率从1.1μm/s增加到11.1μm/s,液固界面呈现平面—细胞—胞枝变化,与一般的界面形态演化相符;当熔体的过热温度为610℃时,在相同的抽拉速率条件下,液固界面呈现平胞—平面—枝晶变化,不同于一般的界面形态演化。采用界面稳定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抽拉速率和过热温度对液固界面的影响,得出定向凝固界面稳定性变化,存在着若干个由抽拉速率和过热互相制约决定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