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277篇
化学工业   1153篇
金属工艺   263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1078篇
矿业工程   151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102篇
水利工程   261篇
石油天然气   69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5篇
冶金工业   233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以白云石为原料可制备碳酸钙、氢氧化镁、轻质氧化镁以及金属镁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陶瓷、耐火材料和农业等领域。我国白云石储量大、质量优,但由于钙、镁分离困难,导致产品的纯度难以保证,因此白云石中钙、镁的高效分离是白云石综合利用的关键。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白云石煅烧粉的相转移反应以及相转移液碳化反应的操作条件,克服了传统白云石综合利用中需强酸浸取、气液固三相反应难以控制等难题,实现了钙、镁的高效分离。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工艺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2.
本文通过对醇和胺的界面张力的测定,获得了醇和胺的饱和吸附量和分子面积;指出了叔胺法制碱中的醇和胺都是表面活性物质;建立了界面相模型,认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界面浓度是主体相浓度乘上一个常数。由此导出了碳化反应模型,并且进一步得到了实验验证,说明了碳化机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3.
研究了四种耐热钢和一种耐热合金的耐碳化腐蚀性能,分析了渗碳对五种耐热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材料中含有很高的Cr和Ni,同时存在Si,五种材料在900、950℃渗碳100 h后,渗碳层很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4.
近年来,很多行业都在强制性减排废弃物与再资源化,而目前最有希望有效利用的是污水处理场的剩余污泥,造纸厂的造纸污泥等。这类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有效方法是在欠氧氛围下进行干馏。由于干馏产生的气体燃料化再利用,则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得到无味、性质稳定的污泥碳化物。  相似文献   
185.
《硬质合金》2016,(6):416-422
用硝酸-氢氟酸在电热消解仪上溶解试样,采用碳化铌作为配制标准工作曲线的基体,用以消除基体对杂质元素的光谱干扰。在ICP-AES仪器上制作标准工作曲线并测量碳化铌中铁、硅、铝、锰、钛、钴、锡、铬、钙、钼、钨11个杂质元素。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4~4.8μg/g,加标回收率为96.8%~106%,精密度RSD10%。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重现性好,适用于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186.
双牌灌区已运行34年,渡槽槽身自然老化,混凝土碳化、裂缝、钢筋裸露、过水断面破损、渗水严重。为延长使用寿命,采用丙乳硅粉水泥砂浆进行补强处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7.
188.
由于电缆接头界面易产生沿面放电,进而引发绝缘故障,使其成为电力电缆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研究了不同界面粗糙度、压强及温度对硅橡胶/聚乙烯双层介质界面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并对击穿后的界面放电通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界面击穿电压与界面粗糙度有关,界面光滑程度越高,界面击穿电压越高,且界面碳化区域越小。界面压强越大,界面击穿电压越高,而界面碳化区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升高,界面击穿电压呈下降趋势,但高温下的击穿电压并未显著下降。此外,界面碳化区域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温度下界面接触状态变化是影响其特性的主要原因。电缆附件界面状态对界面击穿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故在电缆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9.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一系列成分为90wt%E(1-y)WC—yVC3—10wt%Co的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评价了微观结构参数如邻接度(Cα)、粘接相平均自由程(Lη)和碳化物相晶粒尺寸(Lα)。在成分为36WC-54VC-10Co(y=0.6)时.邻接度取最大值0.61。V8C7的添加导致一种γ-(WxVy)C固溶体相的形成。此种固溶体会阻碍η-(WxCoy)C晶粒的出现,而后者会使合金脆化。尽管在y值为0.6时获得的压痕断裂韧性值18MPa^1/2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值,但为了获得更高的硬度,建议严格控制占主导地往的γ-(WxVy)C又碳化物晶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190.
混凝土部分碳化区长度的初步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利学  贡春成 《工程力学》1997,(A02):103-107
本文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部分碳化区的概念,分析了影响部分碳化区长度的因素,并给出了部分碳化区长度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