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319篇
综合类   282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3203篇
矿业工程   55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153篇
水利工程   227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9篇
冶金工业   31篇
自动化技术   65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小区间干扰协调是3G演进系统中抑制小区间干扰的重要策略, 并且在各类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包含着不同的频率复用方法。为了在抑制干扰的同时提高频谱利用率,提出了可用频率集合的概念。如何分配可用频率集合中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直接关系到小区间干扰的强弱程度,而现有的子载波分配方法往往基于当前信道状况, 导致在分配过程中因时间的滞后性而带来较大的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预测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获取不同子载波对用户的信道增益干扰比(GIR), 进而采用Kalman滤波估计得到下一时刻的GIR预测值大小,并以该预测值作为子载波分配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子载波分配方法和基于当前GIR的子载波分配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不同频率复用方法下的小区间干扰,改善小区和用户的性能,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小区吞吐量,降低了用户的阻塞率,以及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比特丢失率。  相似文献   
82.
在假设用户均匀分布的场景中,联合优化小区范围扩展(CRE)和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eICIC)不适用用户分布非均匀的实际场景.考虑到用户非均匀分布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CRE和eICIC联合优化方案.考虑到建模的复杂性,使用了斯坦伯格博弈建模CRE和eICIC的联合优化过程, 将宏基站作为领导者决定eICIC策略,将pico基站作为跟随者决定CRE策略, 进而提出一种求解算法,以获得斯坦伯格博弈均衡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斯坦伯格均衡解算法的收敛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异构网络中几乎空白子帧存在时干扰协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构网络中几乎空白子帧存在时用户接入选择和资源分配方法过于复杂的情况,以及吞吐量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以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一种易于实现的蚁群算法.在考虑不同用户不同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微基站用户在几乎空白子帧和正常子帧时受到干扰的不同,把一个微基站划分为两个虚拟基站,将所存在的问题建模为广义分配问题进行求解,同时解决了用户接入选择和资源分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与参考文献方法及两种增强型小区干扰协调固定配置结果相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总吞吐量,同时兼顾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实现了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在实际系统中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4.
结合住宅小区工程实例对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逐一论述,提出了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方案,体现出智能小区的安全、舒适、便捷和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城市居民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建设重要基础数据之一。传统的出行调查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的方式,因此在应用上存在较大局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移动通信网络和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行者的历史手机移动定位数据,对采样数据进行概率统计,提取不同概率的定位小区,并结合K-OPSA算法获取最优运动轨迹,以建立出行OD矩阵及获得出行者的出行起止点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出行者的OD。  相似文献   
86.
建立武夷山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武夷学院小区为例,根据建立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小区的生态环境作出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可对居住小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从而保护武夷山环境。  相似文献   
87.
对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制备的钛合金薄板进行粉末包埋法渗铝,研究不同温度渗铝后的相结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制备态合金薄板相结构为Ti和Ti3Al,材料组织致密均匀,X射线衍射峰发生宽化,具有不对称性.在较低温度(600℃和620℃)渗铝后薄板两边的相结构变为Al3Ti相,但薄板的中心部位仍然为制备态的Ti3Al相,两边的Al3Ti组织和中心部位的Ti3Al组织都很均匀致密.在两相之间,存在清晰、平整的界面.在较高温度(700℃)渗铝后薄板的相结构为Al3Ti,此时整个板材都被渗穿,组织均匀致密,并在局部小区域内出现铝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88.
对中水回用的小区污水处理与城市污水处理进行了比较,指出前者具有处理水量小,水质、水量变化大,出水水质要求高的特点.对于小区污水二级处理,可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亦可采用生物膜法.笔者通过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中水回用的小区污水处理,采用生物膜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9.
在精华隆十几年历史中,一直专注一于防盗报警类产品的研发。此次精华隆又带来了最新款的EP3164-S智能小区中心接警机,融合国内外多种报警主机设计思路.具备强大的防区扩充能力.灵活的扩充架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大型小区及周界报警系统、大楼安保系统、以及工厂学校仓储等各类大型安保系统。  相似文献   
90.
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侵蚀泥沙贡献率的7Be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蚀泥沙来源的研究对深化侵蚀规律的认识,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7Be示踪技术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分别探讨了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片蚀、细沟侵蚀对侵蚀泥沙的贡献率及小区泥沙输移比。研究发现,片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0~2m区域,占总片蚀量的60%以上,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2~5m区域,占总细沟侵蚀总量的75%以上,总体而言,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小区坡面距坡顶1~4m区域,上部和下部泥沙贡献相对较小。对于降雨强度高的15°小区,片蚀泥沙几乎来自与全坡面,坡面不同坡段对总侵蚀泥沙的贡献率从坡顶向坡脚呈增加趋势。利用7Be示踪计算出各小区泥沙输移比在0.643~0.979之内,除5°小区外,其它小区泥沙输移比都大于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