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9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543篇
电工技术   19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13篇
化学工业   608篇
金属工艺   365篇
机械仪表   305篇
建筑科学   1365篇
矿业工程   3624篇
能源动力   198篇
轻工业   322篇
水利工程   765篇
石油天然气   2529篇
武器工业   212篇
无线电   6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9篇
冶金工业   303篇
原子能技术   269篇
自动化技术   464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29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961.
某地新建地铁隧道斜穿上跨既有地铁隧道形成的双层四线叠交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模拟手段,深入研究了新建隧道左、右线不同施工方案对既有线的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先左后右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左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新建右线掘进时有四线叠交处,其中既有线左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655.22%、920.04%;(2)先左后右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右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施工结束,其中既有线右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174.46%、191.45%;(3)先右后左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右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新建隧道左线掘进有四线叠交处,其中既有线右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524.09%、744.87%;(4)先右后左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左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施工结束,其中既有线左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217.94%、223.92%;(5)既有隧道左线、右线左、右拱腰最大水平位移绝对值先右后左施工方案分别为先左后右施工方案的3.99倍、3.53倍、2.03倍和8.12倍.从横断面方向看,距既有线远侧隧道线先施工,近既有线隧道线后施工,既有线所受整体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962.
某地新建地铁隧道斜穿上跨既有地铁隧道形成的双层四线叠交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模拟手段,深入研究了新建隧道左、右线不同施工方案对既有线的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先左后右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左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新建右线掘进时有四线叠交处,其中既有线左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655.22%、920.04%;(2)先左后右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右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施工结束,其中既有线右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174.46%、191.45%;(3)先右后左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右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新建隧道左线掘进有四线叠交处,其中既有线右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524.09%、744.87%;(4)先右后左施工方案中,新建隧道左线通过四线叠交处至施工结束,其中既有线左线拱顶、拱底位置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217.94%、223.92%;(5)既有隧道左线、右线左、右拱腰最大水平位移绝对值先右后左施工方案分别为先左后右施工方案的3.99倍、3.53倍、2.03倍和8.12倍.从横断面方向看,距既有线远侧隧道线先施工,近既有线隧道线后施工,既有线所受整体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963.
张鹏  曾鹏程 《建筑遗产》2021,(4):106-114
在中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体系中,国有文物建筑占到很大比例.而国家所有权的复杂属性,致使其各项权能关系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相应国有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文章从文物建筑国家所有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内容与行使方式的梳理人手,通过研究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各项权能关系的调整对于近现代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影响,基于6座城市310处案例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五种典型的开放利用模式,并对各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文物本体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文章就国有近现代文物建筑开放利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从法规制度和监督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64.
张博宇 《砖瓦》2021,(4):84-84,86
近年来,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建筑施工的重点设计,因其环保节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某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测量及文献调查等方式对该建筑的舒适性能及能源消耗问题展开了研究。同时对比了近几年来严寒区域一般建筑的舒适性能和能源消耗情况,得到了一般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在舒适性能和能源消耗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65.
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式构件在爆炸荷载下的性能值得深入研究.利用LS-DYNA显示动力分析软件对PC柱在近爆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PC柱在8 kg TNT爆炸当量,爆炸距离(TNT炸药中心至结构表面)为0.6 m,比例距离为0.3 m/kg1/3动力响应,分析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惯性矩以及箍筋、纵筋配筋率对PC柱抗爆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RC柱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无轴压比对PC柱的抗爆性能影响很大,存在轴压比的时,PC柱的侧向位移明显较小.提高混凝土等级,增大截面惯性矩以及增加纵筋配筋率均可提升PC柱抗爆性能,箍筋配筋率影响较小.在相同模拟工况下,RC柱与PC柱破坏形式有所不同,PC柱表现出了更好的抗爆性能.  相似文献   
966.
建筑隔震设计中广泛使用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支座位移过大,在满足竖向承载力的同时难以兼顾支座的水平刚度和阻尼值,导致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不佳,甚至隔震支座可能发生损坏。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水平低刚度隔震支座,该支座在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的同时,能将隔震层的水平刚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准,同时保持较好阻尼性能。本文采用ETABS模拟隔震支座并建立隔震Benchmark模型,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对比了传统橡胶隔震方案和水平低刚度隔震方案中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最大层间位移角和能量耗散等结构响应。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水平低刚度隔震方案比传统橡胶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67.
隧道施工环境错综复杂,断层破碎带的稳定性不足,隧道施工穿越该段时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便在安全的环境下高效开挖。鉴于此,结合隧道工程实例,从开挖设计方案出发,重点对其开挖的支护技术以及控制措施展开探讨,最终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希望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能否准确探测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体决定了地铁的设计与施工,最终影响工程造价。地震映像法以其简便、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城市勘探中。论文结合西南某城市地铁项目,用地震映像法探测地下断层、溶洞及地下沟河、采空区等,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969.
雪妹草莓是桂林市蔬菜研究所于2012年5月从北京市北农种业有限公司引入,在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繁苗培育后,于2012年9月与当地常规栽种的丰香、法兰地等草莓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经3年2个生产周期的试验观察,雪妹品种在完善的设施栽培及管理基础上,表现出品种果实特有的优势,果实亮丽,近圆锥形,水分充盈,酸甜适中,口感清爽。为了使雪妹草莓品种尽快在桂林市得到种植户和市民的认识及推广,现将其品种特  相似文献   
970.
山东安丘地区软土震陷及地震产生的土层构造新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地震调查、土工试验和14C测年,从沂沭断裂地震带安丘地区的全新世中—晚期湖沼相软土中,识别出了软土震陷灾害现象和地震产生的软土沉陷向斜褶曲、小尺度同震断层、狭缩–膨胀构造和震裂缝等共生土层变形构造,其中,软土沉陷向斜是直接反应震陷灾害的纵向土层变形。小尺度同震断层是地震产生的小断层,发育在沉陷向斜之下,其垂向延长0.5~1.8 m。沉陷向斜随着同震断层的产生而初现;又紧随断层向深部延伸而向下发展。地震振动使饱和软土发生触变,土质点从沉陷向斜的转折端向两翼发生流动,在此过程中,附加地震应力不断作用,结果形成了窄而深的沉陷向斜。软土震陷最大深度为1.08 m,平均震陷深度为0.68 m。推断当时的地震烈度达到Ⅷ度、震级超过M6。测得淤泥质土的14C年龄为3901±33a B.P.,该地震事件约发生公元前19世纪。同震断层是形成震陷的重要诱导因素,这为认识软土震陷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资料;也为防治或减轻软土震陷的危害提出了新启示。因此,应重视软土下伏土层可能产生同震断层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