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8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282篇
化学工业   1441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93篇
矿业工程   185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431篇
水利工程   137篇
石油天然气   199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12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注采能力分析方法 ,围绕油藏的开发条件 ,计算出井 (层 )的产液能力 ,判断井 (层 )对油藏开发的适应性 ,为井 (层 )下步是否实行改造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 4- 7油藏的几口井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 ,该方法切实可行。压裂、酸化等层间改造作为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对于难以开发的低孔低渗断块油气田 ,层间改造是提高开发速度和效率的有效措施。层间改造设计中 ,是否正确选择了改造井 (层 ) ,直接影响着改造效果。本文紧密围绕油藏的开发条件 ,用注采能力分析方法对井 (层 )进行客观、真实的计算 ,从而对选择改造井 (层 )提供了一个主要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62.
张晓君  刘伟凌 《弹性体》2003,13(3):13-13
由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的水解酸化技术成果 ,日前在吉化污水厂成功的实现了产业化 ,仅运行 6个月就为该厂节创效益 41万元。吉化是我国大型化工企业 ,产品种类繁多 ,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 ,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差 ,严重制约了吉化污水处理厂效能的发挥。为此 ,吉林石化研究院与污水厂共同协作开发了吉化混合化工废水厌氧预处理新技术 ,通过厌氧段的水解———酸化作用 ,对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进行“粗加工” ,使废水中的部分不可生化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可生化的简单有机物 ,从而使后续好氧生物处理顺利地进行。水解———酸化工艺实现产业化后 …  相似文献   
63.
针对胜利渤南油田高温低渗油藏常规酸化有效期短、増注机理存在缺陷、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应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网状胶束—酸复合増注体系,评价和测定了体系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増注能力和抗污染能力。结果表明,体系具有增注效果好、"低注水量恢复期"短、作用机理全面、增注后岩心抗原油污染能力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64.
四川盆地九龙山珍珠冲组砾岩储层基质孔渗条件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针对该区储层特征,结合室内评价实验和储层评价结果,对于裂缝发育的储层,采用土酸酸化;对于裂缝欠发育的储层,在酸化工艺无效的情况下开展加砂压裂工艺试验,通过施工管柱、施工参数的优选,成功地实施了对砾岩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65.
在一般低渗透油田,水力压裂技术可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改造技术,而在一些多产层、产层间距较大的油田,常规水力压裂技术进行逐层压裂难以实现。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技术有所不同,该技术是高速水射流技术与常规的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自封隔的特点,无需其他机械封隔,能准确造缝,并能与常规酸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定点酸压。因此,水力喷射压裂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正成为低渗透油田经济开发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6.
印尼Kaji油田灰岩储层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尼Kaji油田主要产层为灰岩储层,酸化措施是该地区常用的增产措施,而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如酸盐反应活化能、酸岩反应速度常数以及H+有效传质系数等是酸化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阐述了灰岩与HCl的反应原理、各动力参数求取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利用高温高压旋转岩盘腐蚀测定仪CRS-1000-35系统地测定了印尼Kaji油田某井常规盐酸、胶凝酸、转向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和上述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3种酸液体系进行了分析对比,为该地区酸压基质酸化优化设计和酸岩反应规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68.
介绍了海洋酸化的原因及目前研究的一些进展。随着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发了温室效应和海洋酸化等环境问题,海洋酸化将会导致海水碱度升高从而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还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加快海洋生物数量的退化速度,并且海洋酸化会加剧一些全球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69.
钙基碳捕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燃烧后碳减排技术。通过水合法制备了掺杂5%高铝水泥的新型低成本合成钙基吸附剂,在热天平装置上开展合成吸附剂在不同工况下(碳酸化温度(600~750℃),CO2浓度(10%~40%CO2))的碳捕集动力学测试研究,探索合成吸附剂多碳酸–煅烧循环后的吸附特性。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钙基吸附剂的吸附效率随着碳酸化温度的逐渐升高呈现增大的趋势,而CO2浓度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不是很大,吸附剂快速反应阶段和扩散控制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37.9kJ/mol和119.7kJ/mol。多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吸附剂经过30次碳酸–煅烧实验后,吸附剂在750℃时吸附效率达到最大,稳定在23%,合成吸附剂第1次和30次碳酸–煅烧循环后的碳酸化动力学反应阶段活化能几乎相同。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颗粒吸附模型来并进一步成功解释了实验过程中钙基吸附剂烧结现象,结果表明吸附剂颗粒表面存在的烧结层导致CO2扩散到颗粒内可反应的CaO表面的时间延长,引起合成吸附剂多次循环实验后反应曲线开始出现延迟...  相似文献   
70.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and crystal habit of X-zeolite powd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paration of X-zeolite powder was investigatedin hydrothermal system, the crystal growth process of X-zeolite in hydrothermal condi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infrared r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X-zeolite powder with uniform granularity and intact crystal shape can be obtained in hydrothermal system of acid-treated stellerite-NaOH-NaAl(OH)4-H2O; the crystallite size is in the range of 2 - 3μm. The best reaction time of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is 6 h. The formation phases of X-zeolite crystal are as follows: dissolution of feedstocks → formation of [SiO4]4- and [AlO4]5- tetrahedron, many-membered ring,β cage → formation of crystal nucleus and nano-particle → aggregation growth of nano-particle → coalescence growth of crystallite. The crystal habits of X-zeolite are intimately related with crystallization orientation ofβ cage in crystal and with its coupling stability on every crystal face fami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